陈毅军事文选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43章
动和扩大游击战争。所谓命令游击、强迫游击是决然不可能的事,煽动游击
是可能的,但一定在群众愿意条件之下,他们能决然武装走向战场,没有这
一政治基础,任何巧妙手腕都是无用的。第四,中国辛亥革命以前由同盟会
领导的革命,诸先烈也常常采用游击手段对付清皇朝,当时统治者以“乱党”、
“匪党”的名目加诸同盟会身上。这一段回忆谅必是仍存在我中国人民的头
脑中,当时的统治者大骂“乱党捣乱,只知破坏,不知建设”,造谣中伤说
“同盟会的领袖是外国人生的,是要把中国奉送给外国人”,这一类滥调不
仅说后十年已为我们所熟闻,现在在抗战中的江南,南京、上海的日寇发言
人也以“游匪”、“共匪”、“游击队就是土匪”、“蒋、共投降苏俄”等
称号加诸我们及一切抗日军队的头上。实际游击战争规律是在对统治者进行
反抗滋扰,必然使用可以削弱对方的一切手段。这种行为,因有政治目的和
政治纪律,当然与土匪行为决然不同,但统治者常抹杀此点而进行造谣中伤。
另一面更有趣的我军捉的日本俘虏,也公然义愤似地抗议说:“中日交战要
堂堂正正,不应该用这种无耻的游击偷窃办法”。再有就是当去年广州陷落
之际,日寇华南总司令某也致电蒋委员长,要求两军会战。他责备中国军队
在不利情况下的战略的自主退却。这又说明统治者与游击者的斗争方式根本
对立的倾向……。总之凡统治者和两军的强方,他们总想把弱者或对方聚而
歼之,总喜欢用硬战强攻,总讨厌这种游击的办法,所以轻蔑他、诅咒他,
加以“匪、匪、匪”等恶名。但是被压迫的人,力量较弱的人,总是舍不得
这个避实击虚的游击办法:一面可以保存自己,一面可以逐渐来增强自己。
这已经是说出了全部的秘密。历史本是前进的,本不会兜圈子的,但是五十
年来中国民族解放的斗争史中,恰恰有类似的重复事件,从统御术与革命术
的对照中,我们可以找得出许多滥调的无数次的重复,虽然他们内容和实质
不能尽同,这应该是最开心的事体。第五,孙中山先生在民国十一年在桂林,
对滇粤桂军讲演游勇战术,一般已指出游战的特点,他更主张革命军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