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军事文选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78章
七月下旬即在苏北发动“扫荡”,“扫荡”范围包括了整个苏南、苏中及苏
北之一部。对付这样大规模的进攻,便提出我军两个地区以上的战略协同问
题。敌寇惯伎,常于大江南北互相抽调兵力,故我军应乘间蹈隙,以迎击敌
人。在敌“扫荡”地区以避免决战为主。敌兵力抽空地区,则应有较大之突
击。敌前进之际,予敌以骚扰。敌退去,予敌以突击。敌之翼侧及归路则派
得力部队挺进,予以打击。包括几个地区以上的配合,才能发挥我军伟大的
力量。这要依靠我各战略单位首长有照顾华中全局的战略头脑。熟悉具体实
在的情况,勇于驰援和互救,才能补救我各根据地分散不完整的弱点。
3.今后华中情况,说明对敌运动战的可能性不大,一般的作战应采取分
散作战的方式。但运动战的准备仍不可少。在敌人疯狂“扫荡”之际,予敌
以大的打击,是巩固根据地,坚持抗战的必要条件,这也是要清楚认识的。
六、民兵战术问题1.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配合主力
担任各种战时勤务,如担架、运输、警戒、侦察工作;一种是直接拿武器反
抗敌伪“扫荡”。凡主力到达或有主力驻扎才开辟工作之地,人民参战的表
现属于前者。凡在主力未到达之前,由地方党部开辟工作,或主力转移之际,
人民即独立地自动地拿武器进行战斗,是属于后者。不断的农民暴动,反抗
暴政,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历史的特点。这样使中国人有了武装斗争的传统
和实战经验,我们应以研究学习的态度,去发掘这些经验和教训。我们应根
据人民保卫乡土的革命热情,根据敌伪进攻情况,帮助人民能单独地进行自
卫。不拒绝任何古旧的战斗方式,只要他能打击敌人。不拒绝使用任何旧式
武器,只要他能实行自卫。我们有这种态度,必然能发挥华中人民武装抗日
自卫的伟大力量。过去在淮海区,在淮南,在路西、路东,在苏南、苏中,
以及在盐城沦陷后的盐城地区,先后均有无数人民游击歼敌的光荣前例,我
们应该加以研究总结。一般说来,现在还未得到普遍发扬,这是战术上的新
园地,急待我们去耕种和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