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比较能担负主力现有任务时,则主力即可选择安心放手整训的机会,足
可应付大的局面。故扩大会[1]主张发展主力十万,地方军到十万,自卫军二
百万,基干队四十万,准备一年内完成此计划。而目前着手重心放在地方军
及民兵建设上,主力一般注意整训、巩固工作,大规模的扩大动员。这个主
张又发生有所谓“特点论”出来阻碍,其实质是某些主力工作同志认为主力
编制不充实,不同意搞地方军,而要求继续编并地方武装以扩大主力。认为
中央精兵主义只适用于华北,不适用于华中,强调地方的特点,因而曲解中
央精兵建设指示,专强调主力的扩大,不了解华中地区主力亦必须注意本身
地方化,否则即难以坚持;即令某些地区人力、物力尚可供我征调,但提前
注意积蓄,保持军民实力,仍是必要的(又此时不通过发展地方军的办法,
孤单的扩大主力亦不可能)。我们对这种地区特点论者不了解华北、华中同
力敌后,不了解斗争的长期性,民力力军力之泉源,不爱惜民力,绝难长期
坚持。这些观点正在纠正。
3.华中各根据地从一九四○年冬黄桥决战后才完全控制在我手,才有了
正规建设的可能。但不数月即一九四一年春李长江叛变[2],是年初秋敌伪“清
乡”并“扫荡”盐城,又加韩德勤仍未走,在予我建设以阻碍。因此,许多
应办机关均未成立,比如各根据地的参议会仅先后初办,许多机构仍未建立,
如一切裁减势必影响工作。但如不顾可能,不密切注意敌后环境及根据地发
展之趋向,而建设庞大机关及后方,亦必在“扫荡”期中遭受损失。
四、一年来的华中局面,敌、友、我均保持三角的相持形势,汤、李等
大军[3]计四十余万,屯集豫鄂皖,每月对敌定期袭击破坏,客观上予我在敌
后坚持很大便利,故华中敌伪“扫荡”不如华北之频繁,此为根本原因之一。
故我应利用此时机在两个反“扫荡”之间。来迅速进行建设工作,反对各种
偏向,正确而灵活的执行中央的精兵简政的指示。
①这是陈毅给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军委的电报节录。其时,陈毅兼代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治
第94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