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于斗争环境的限制,各地红军游击队的最初建军经验不可能及时反映
到六次大会中去,但六次大会的基本精神在于指出中国革命的民权革命阶段
的性质,提出争取群众、准备武装起义、建立苏区和红军的任务。这些正确
指示,对各地启示非常之大。一九二八年冬“六大”决议到达井冈山,大家
在研究中即指出:毛泽东同志强调中国革命的民主性质,反对盲动主义,以
及建立罗霄山脉中段政权革命根据地的办法是与“六大”决议符合的。这是
毛泽东同志超过全党的独特的卓见,且较“六大”决议更其前进突出,更其
符合实际,故能别开生面,更其深入具体的发展了我们工农兵的革命事业。
在这一时期的建军,我是以江西、福建、湖南三地红军斗争经验为中心
来论述的,同时在鄂豫皖木兰山,在赣东北磨盘山,在湘鄂西洪湖,在广西
左右江,在广东海陆丰等地,红军发展过程,虽备有特点,但一般均走着相
同的路线。举一反三,不再一一复述。但要特别指出,海陆丰的农民运动是
中国的首创,但以后在发展红军的过程中,由于盲动主义,地方主义,以及
各种环境的限制,宣告失败,这是极大的教训。如果拿各地苏维埃和红军来
与江西苏区红军比较,则应承认后者没有犯过路线的错误。更其顺利的造成
一条发展红军的正确路线,其基本原因在于有一个掌舵的能手毛泽东同志。
革命运动需要英明领袖。这个真理在此更深刻的证明了。
四、论内战(略)
五、论抗战
(一)论抗战准备
一九三七年九月,八路军以一个坚强的战略兵团单位进入敌后担负抗战
中最艰苦的军政任务。一九三八年春,新四军跟着以一个战略支队挺进华中
敌后。这两支军队大胆的向敌后进军,从平型关初战的胜利起即振奋了全国
人心,提高了全国士气,使全国和敌后战局为之改观。我军之踏入抗日战场
即获得影响全局的伟大胜利,这正是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对抗日战争进行了
第136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