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的关门主义,驳斥了抗战以后的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左”的关门主义在
于以“左”倾的革命高傲的宗派主义,拒绝抗日合作,不敢以民族领袖的姿
态放胆去迎接和领导抗日战争。这是以“左”的“纯洁”的姿态,脱离全国
人民,让日本帝国主义放手侵略,必致葬送人民利益并葬送自己的机会主义
的表现。右的投降主义在于当着抗战后国共合作确立,在新兴的抗战合作局
势之中迷失了自己的政治方向,甘心放弃人民利益去迁就和适应同盟者的反
动企图,不敢实行独立自主的抗战政策,不敢大胆发展自己,而是随声附和、
追随同盟者的尾巴,自居附庸地位。这样必致放任同盟者厉行反动政策,葬
送抗战利益、人民利益,造成整个抗战的失败。
党内“左”的偏向在抗战前并不严重,故克服容易;而抗战后党内右倾
的阶级投降主义即新陈独秀主义[5]则十分露骨,引起了政治上对党的危害,
其克服是经过艰难的斗争过程的。毛泽东同志坚决反对了党内的“左”右偏
向,保护了党的正确的抗战的人民路线,这样使我党我军能以坚强姿态站在
抗日战场,领导抗日战争的迈进。这是抗战初期的情形。
(二)论敌后进军(略)
(三)敌后抗战的三个阶段
综合八年敌后进军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九三七年秋到一九四
○年底结束百团大战为止。此时期重要事件是平型关初战大捷改变敌后形
势,影响全国战局,粉碎晋东南九路围攻,回答了敌后能否站足的问题。晋
察冀军区的成立回答了敌后可以发展可以坚持可以建设根据地的问题。冀鲁
豫、冀东、冀中的进军,回答了平原地区也可以建立根据地。武装自卫制止
河北磨擦,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击破了第一次反共高潮。一九三九年
三次整军,和开展群众工作和政权的民主建设,各地初步实现了敌后根据地
的宏伟计划。举行百团大战[6]坚强的击破了敌寇紧缩我根据地的计划。此时
期全国抗战重要事件是,敌寇继续战略进攻,南京、武汉之沦陷,华北、华
第138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