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军事文选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192章
胜利了便轻敌,种下栽斤斗的因素,失败又有胜利的因素。领导上主要是在
栽斤斗之后,如何领导爬起来。如我们在苏中七战七捷后,在两淮、泗县就
未打好,经过检讨失败原因,大家虚心了,谨慎了,所以又打了胜仗,接连
在宿北、鲁南、盂良崮等地打了五次大胜仗。可是在以后就轻敌骄傲,在七
月反攻后,八仗就有五仗未打好。
敌人也有同样的现象。汤恩伯[15]初期在苏中有六个军,他轻敌,结果
被我们打了七捷后,他就小心了。薛岳[16]有八个军,初期他接受苏维埃内
战时失败的经验,很小心,行动很慢,经常集中三个军在一起,不用无线电,
用汽车送信。我们与他们兵力相等,不容易消灭他。且淮北地区狭小,无回
旋余地,牛斗牛的形式硬顶。我们后来打泗县没打好,放弃了两淮,他就骄
傲了,认为我们没有什么战斗力,大胆进军,结果被我们消灭了几个军。
我们也是这样的,胜利时不容易暴露自己的弱点,“人肥遮百丑”,“马
瘦则毛长”,胜利后是高兴的很,不容易检讨自己。一年来我们打了大仗三
十余次,三分之二打好了,三分之一未打好。战争没有一帆风顺的,是此起
彼落的,三分之一没有打好,没有很好的检讨教训,这主要是主观上的缺点。
我们部队打胜仗要克服骄傲的情绪,打败仗要克服悲观的情绪。由于部
队成分复杂,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俘虏的成分很大,有的连队百分之九十是
俘虏兵,班长带哨都怕,打胜仗时没有什么,稍有不利就出毛病了,怨言到
处发生,你埋怨我,我埋怨你,说什么“嫡系”与“非嫡系”呀!常常以个
人观点来代替党的观点,以个人的本位来代替党的本位,骂别的部队不好。
华中撤退时,我在会上说[17]:“张家口、延安、哈尔滨都可能丢掉,不然
不能胜利。”有许多人虽然没有当面讲,心里是不服气的,一年后事实证明
了才服气。有的坦白说出来“现在相信了,以前怀疑军长[18]犯了机会主义。”
去年七月五个仗未打好,下边说怪话的很多。有的说:“司令员的命令要讨
论后再执行。”发展到极端民主化。以后打了几次好仗,又说什么“英明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