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我们主力一个师,再加上七个团,这十个团可以消灭敌人一个师。”
而且还打算搞军事学校,搞兵工厂,搞正规军团……总之,还是迷恋着旧的
形式,企图用旧的一套再搞起大苏区,来“旧梦重温”。但他们忘记了,正
是这种死打硬拼的战术才把一个大苏区搞垮了的。当红军主力在的时候尚不
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而不得不撤出,这十几个团又怎能拼得过?而且,
部队在苏区失败之后,战斗力、战斗意志已不比从前了。记得主力撤出后不
久,广东军阀部队一个营把雩都南部的一个口子占领了,我们要去夺回来。
去了八个团近一万人去打,打了四天四夜没有打下来。
这时,实行转变,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主力撤出之后,在
历次战役中被我们打怕了的国民党军队,并没有敢贸然进入苏区,他们对红
军的转移作了种种的判断,担心这是一个圈套,只好小心翼翼地试探前进。
直到一九三五年的二月,苏区才完全沦于敌手。从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
五年二月,这五个多月的时间,正是形势转折的一个过渡时期。如果当时不
是把希望寄托在野战军打胜仗上,不是追求旧形势的再现,而是立即实行转
变,是可以转过来的。在党的领导下战斗了七年的苏区人民,是十分顽强的,
还有各县区的党政机关和一万六千人的军队,只要很好地组织起来,这几十
个县,每个县都有二三百人,那么,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就可以保存几千人
甚至上万人的革命武装;这几十支游击队的活动,就可以保持更多的游击根
据地,牵制更多的敌人,给局势以更有力的影响。但是,由于“左”倾机会
主义的影响,却转变得迟了。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苏区都转变迟了。像闽西苏区,那里早已是敌后,
有了一些游击斗争的经验,在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3]等同志的领导下,
及早地转入了游击战争。湘赣、湘鄂赣、赣东北[4]、鄂豫皖等苏区,虽然也
遭受了一些挫折,但也大都先后完成了这个转变。
到了十一月底,敌人已经探明了主力红军的动向,开始向苏区的中心推
第268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