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军事文选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274章
事压力,搞革命的两面派,从政治上争取反动保甲为我们工作,应付敌人,
搞“白皮红心”。这样,既保护了群众,又保证了游击队与群众的联系,并
且可以通过黄色村庄与比较进步的地主、开明士绅及其知识分子建立抗日的
统一战线,推动抗日工作。
这个策略很重要。但是在搞这种两面派时,除了警惕争取对象可能“反
水”之外,在内部还必须同另一种倾向作斗争,那便是单纯做地下工作,下
山去到“黄色村庄”搞半公开斗争,而忽视坚持武装的重要性。因为斗争实
在是太艰苦了,以我为例,在三年中我只两次进了房子,四次看到了老百姓。
这长期的山林生活,餐风饮露,忍饥耐寒,有的人厌倦了,现在有了“黄色
村庄”的条件,便插枪到村镇里去。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这就削弱以至取消
了武装力量。经验证明,游击队是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政治旗帜必须坚持。
党的武装,这是敌后游击斗争的主要方面,是我们的本钱。抗日高潮毕竟是
要到来的。共产党在未来的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取决于党的武装力量的强弱、
武装的多少;只有有了枪杆子,我们才有发言权。
打游击,必须要有一整套的游击战术。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之后,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游击战争中,创造了系统的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在三
年游击战争中继续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毛主席曾经反复地告诫我们,“叫化子打狗靠面墙”,进行游击战争,
必须要有一个根据地。粤赣边的游击斗争,一开始便是以油山地区为根据地,
并且一直坚持了下来。在有根据地作依托的前提下,还要有一套灵活的战术。
首先,我们打仗不是盲目的有仗就打,是有政治任务的。因为我们的斗争方
针既不是开辟大苏区,又不是消极埋伏,因此进行战斗的原则也很明确:不
常打,也不是长期不打。要打能发动群众的仗,打能扩大政治影响的仗,打
能得到物资补充的仗,打没有损失或很少损失的仗。
既然是打这样的仗,就有这种仗的打法。游击队人少,枪弹少,打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