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2 / 2)

何福等人大败,杀伤万余人,丧马三千余匹,燕军尽获明军粮饷。

何福所率的明军逃入营垒后,饿得双眼发蓝。众将集合议事,决定转天突围,闻炮声即开门冲出。

没等天亮,朱棣已指挥大军进攻明营,诸将先登,兵士蚁附。燕军发三震炮,何福部下明军误认为是自己军营突围的炮号,争相推营门冲去。门塞不得出,明军自相纷扰,人马坠入壕堑,深沟皆满。

燕兵乘势大击,明军一败涂地。

此战,除何福一人侥幸逃脱外,由于营中驰马不便,大将平安、陈晖都多名明将皆被燕军生擒。至此,明军主力几乎丧失大半。

看见被捆缚押入大帐的平安,燕王朱棣笑问道:“淝河之战,公马不踬,何以遇我?”

平安朗声大言:“刺殿下如拉朽耳!”

面对如此忠贞不屈之士,朱棣本人也不得不心生赞叹:“高皇帝(朱元璋)好养壮士!”命人送平安于北平关押,未加杀害。

平安,安徽滁州人,小字保儿。其父平定从太祖朱元璋起兵,与大将常遇春进攻元大都时战死。平安当初做过朱元璋养子,骁勇善战,力大无比。他以列将征燕,多次击败燕军。燕军有一勇将王真,朱棣常夸示人说:“诸将奋勇如王真,何事不成!”淝河之战,平安单骑挑王真于马上,勇冠诸军。因此,燕军见平安被擒,军中欢呼动地,纷纷大叫:“吾辈自此就安全了!”朱棣为收买人心,当时把平安械送北平。他称帝之后,还假惺惺以平安为北平都指挥使,不久就改授后府都督佥事〔人武部长〕的虚职。永乐七年,朱棣巡视北京,快入城时,见章奏中还有平安的名字,使对左右说:“平保儿尚在耶?”平安闻讯,知道朱棣仍怀嫌猜,马上自杀身亡。朱棣外宽内忌,由此也可见一斑。

从此,明兵情势急转直下。本来十万明兵从辽东赶往济南想与铁铉合军,走到直沽就被燕军截杀,主师杨文被擒,没有一个人能到济南(辽东明军之所以迟迟赶到,主要是朱棣约好鞑靼兵不断骚扰边境,牵制了辽东的明军,可见朱棣还是个有“卖国”嫌疑的反贼)。

1402年6月,燕兵至泗州,守军不战而降。

朱棣列大兵于淮河北岸,明将盛庸拥数万兵于南岸。未几,燕兵又施奇袭计,这群惯于骑马的北方兵竟能先派数百人乘小舟先入南军舰队中放炮,屡战屡败的南军惊骇至极,弃舰而逃。

燕军乘胜,当天就攻克盱眙,直趋扬州。

扬州守将王礼等人暗中通款燕王,把主管江淮的监察御史王彬捆住,大开城门投降。

接着,燕兵又降高邮、克仪真。此时,长江之上,遍插燕王大旗的巨舟往来穿梭,旗鼓蔽天。

金陵城内,大臣们见势头已变,各自心怀鬼胎,都以守城为名求出,致使都城更加空虚。

情急之下,建文帝派燕王堂姐庆城郡主入燕营请和,答应割地,与燕王中分南北,划江而治。

事已至此,朱棣当然不干,婉言拒绝。

建文帝惶急,忙问方孝孺:“今奈何?”

孝孺书生,只能回言:“长江可当百万兵,江北船已遣人烧尽,北师岂能飞渡?”

七月,燕军大集合,于浦子口向明军发起攻击。明将盛庸与诸将逆战,竟也击退燕军,又赢得一次暂时的胜利。

至此,朱棣想与侄子议和北还。估计天气溽热,朱棣自己也有些顶不住,毕竟已得到一半国家,想先回北平休整一下再图后举。

假如此次朱棣回北平,后来的事情还真难以预料。大胜大败,谁也说不清楚,况且建文嫡孙嗣位,正朔所宗,军心民心,道德的力量无比巨大,会在一夜之间可能突然令燕军兵败如山倒。

节骨眼上,朱棣能战惯战的儿子朱高煦率生力军赶来,见此,不由不使朱棣大喜过望。他一跃而起,全身贯甲,抚着朱高煦后背说:“勉之!世子多疾。”

言外之意上要把继承权传给朱高煦。有这一句话,朱高煦活人被打强心针一样,铁了心死战。

第25章

恋耽美

最新小说: VTuber也想谈恋爱 假戏真作(GL) 大赏冠军 女巫猎杀(西幻 高h) 褪色剂(DS 1V1) 只为与你相遇 你存在阳光深处 纸醉金迷 人间阎王 黑莲花被迫万人迷[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