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吴三桂转头看我,又走了过来,问“陛下,你不是想拖住皇太极的军队,让袁督师攻取辽南之地吗?”
如今确实不是拖,而是皇太极一到,大打出手。
我回答说,朕确实想拖,但,绝不能冒,拖得丢了京城的风险。你说,有不错的武器还得被人打,这岂不是犯贱?此次皇太极带了红夷大炮来,万一,拖着拖着,城楼被轰开了个口子,鞑子军骑兵蜂拥而入,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当然,拖是一定要拖的,但可以,从别的地方入手。比如,皇太极的军队从宣府镇关口,到京城的这一段路途上……具体怎么办,朕,还在想啊。
我想我想我想……忽然,想到我在幼年时代,看的一本叫上下五千年智慧大观的砖头书,里面,有某个例子,似乎可以借鉴一番……这个例子,好像在鹿鼎记里也有啊……
我问吴三桂,小桂子,鞑子作战,是不是以骑兵为主?
吴三桂点头。
我又说,唔,这次铸造的红夷大炮,如果朕想得没错,皇太极一定会铸得很大,很猛,也很重,必须要马来拖。
爱新觉罗家的脑子,应该是一脉相承。他们老老祖宗,吃了红夷大炮的亏,几百年间,就只认识这玩艺儿,然后,只知道一味加大重量增加射程,没有经过任何,技术改进。
鸦片战争时,虎门要塞的万斤红夷大炮,已经,没什么屁用了。那时候,他们连开花弹是什么,都不知道!
我压抑住胸中激腾的怒火,也不管双颊涨得通红,问吴三桂,“马喜欢吃什么?”
“喂!喂!问你呢!马,喜欢吃什么?”
吴三桂在我一拍之下,才回过了神。见我怒视他,结结巴巴地说,马……马喜欢吃草料……还有……臣的马,用炒青稞来喂,它十分喜欢。
我想了想,茴香豆呢?吃不吃?
吴三桂点头,大概也喜欢。
我,露出笑容。飞速传旨,来人,给我准备几千斤,炒青稞,茴香豆。用一定份量的巴豆,再熬炒炖一遍!
然后,再洒在路上就成了。我,嘿嘿地笑着说。老天保佑别下雨,不过下雨好像也没大影响。
多看书,就是有用处。我暗想。
崇祯四年八月二十日。北京第二次被皇太极的八旗军围困。自那天起,我和督师的密函联系,终于中断了。
在最后一封信里,督师请我,把北京郊外的百姓,安置到安全的地方。我想,这可能是我第一次,不想遵从督师的意思。于是,我一直拖延答复。
情报系统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实在太重要。皇太极人还没来的时候,关于“红衣大炮”的最新消息就抢先一步,到了我手里。
我冷冷地,看着那白纸黑字上写,“天佑助威大将军炮”,是由兵官额驸佟养性为督造、游击丁启明、备御祝世荫、铸匠王天相、窦守位,铁匠刘计平,一起铸造。
都是汉人。
现在这支炮队,也是由汉军组成,汉人统领。
真是,太有趣了。我牢牢记下了这几个人,传令当今天下第一,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称了第二没人敢叫第一的锦衣卫东厂情报机构,给我,把这些人的,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九族,如果在大明境内,统统给我抓来。
第52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