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 章(2 / 2)

我吃菜,喃喃道,可是爱卿明明更爱故乡东莞,朕也觉得这里多好,山明水秀,京城里都只有红墙黄瓦,灰头土脸的没意思。

陛下!他放下筷子,郑重道,无论是东莞还是宁远,在臣眼中都是一样,处处可为家园。况且在臣看来,京城气势磅礴,商贾繁荣,百姓安居,为何这些陛下都看不到呢?

我在心里暗想,可能是因为京城有讨厌的炮灰百姓,我又不能发作让他们消失,和讨厌的人在一处呆着自然不会觉得那地方多可爱了。

当然,这席话无论如何不能出口,再抬头,却见大叔目光锐利地盯着我瞧,心说不妙,忙再装可怜:我说,朕自小就像囚犯一样束缚在京城之内,半点也不得自由。或许是这缘故,朕才觉得外面要好多了?

袁大叔叹了声,顿了顿说,臣有机会,就陪着陛下在京城一带查探走访,陛下若多见识一番民生民情,自然会生出为国君的欣慰来。

我喜不自禁,爱卿是说,此次回京除了沿途陪伴,抵达后爱卿还可以留些时日吗?

他点头,我顿时觉得北京城其实笼罩在一层来自天堂的圣光下,又变美了。

这欢天喜地的样子被督师看在眼里,他苦笑了笑,正色道,陛下如此开怀,是因为有臣陪伴吧。

我点头,毫不怕尴尬的说,只要有爱卿在,穷山恶水朕眼里也变成了金山碧水,熠熠生辉。因为朕爱慕爱卿,爱得不得了。

他对我的表白也不怒了,淡淡道,陛下方才觉得东莞之美,胜过京城,无非也是因为此地乃是臣家中所在。这几年臣接到家中书信,都说东莞一地,深沐皇恩,赋税徭役之薄,赏赐封犒之厚,前所未有,百姓安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臣已明白这一切,都是源自陛下待臣的心。

我点头,一条条邀功般细说:

其实没什么,只是朕格外留心诸事。东莞的县令,俸禄是寻常的三倍,又是挑选了贤明精干之人。朕还专门拨了一笔银子,修建私塾,由翰林院直接派人前来教书,富户就收贵些学费,穷孩子朕每日也安排了银钱补贴,没人因为家贫而无法念书。

还有还有,朕还拨款修缮慈乐堂,收留无依无靠的孤儿老人;东莞的流民贫农,朕也付工钱,组织他们垦荒修屋,试种海外传来的作物,重建新的聚居村落呢!毕竟这世上没有几个人真想好日子不过跑去造反作乱吧?

说着说着我忽然觉得,这恍惚就是,传说中的和谐世界啊!我居然,做到了?

再看督师脸上的神色,我更进一步讨好他说,爱卿,朕看了宫中一些存档,里面记录三宝太监远航时,东莞人钟氏祖孙就在航船队伍中,还因为立下功劳成了指挥使。

朕此番实地考察,见东莞临近南海,朕就想,也可以东莞为始点,让大明官方的船只,再度?当然,咱们大明也需戒备海防,福建那边的水军骁勇善战,朕想着要不要在东莞也建立一支。

谈到这方面的国事,督师只说,陛下,臣并不熟悉海务,这些还请容臣详察后再议。

我点头,突然却察觉一丝诡异,又可能,是我多心。瞧,督师把这事也揽在自己身上,没对我说,陛下请找郑氏兄弟详谈呢!

想了想我试探着再问,爱卿,你会不会太操劳了?海务远航这类,朕看福建的郑芝龙懂得很多。

他告诉过朕,民间商船,多行驶至南洋吕宋一带,收购棉花,运回大明纺织后再转手贩卖回当地,又有西班牙人从吕宋购买大宗我大明的棉布丝绸,航运去更远的美洲。这些事情,朕听了都很兴奋!要知道这都是白花花银子铺就的海路啊!

督师笑道,陛下,臣身为兵部尚书,总理天下军务,多了解些海船海路,本就应当。陛下青眼,重用善战的郑家兄弟,也是大明之福,但他们乃是海盗出身,陛下不可完全不防。

他这么简单几句,四两拨千斤。拨开了我心头一层阴霾,让我暗自笑开怀其实,督师也重视皇帝呢,他大概怕,万一我这种没头没脑昏天昏地不顾一切的爱情,被美貌的郑芝龙侥幸得去,天知道天下会不会干脆改姓郑!

所以……督师也会看着我,不让我“迷恋”上其他人吧?

好,好得很!我傻乎乎欢喜,督师又端起米酒,敬我一杯,正色道,陛下,臣不独以东莞为家,大明天下处处,都是臣的故土家园。臣请陛下,以待东莞之心,治理天下!

我见他要起身给我行大礼,忙搀扶着他的双臂,点头说,好。

第174章

恋耽美

最新小说: 续篇,没有配角名的书。 勿忘我.Forget me not 上上籤 循规蹈矩能叫重生吗?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斗罗绝世:转生黯,成就秩序神王 半岛头号玩咖! 哥哥,红血管 慕总的在逃娇妻 谜样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