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 > 都市言情 > 姜姬 > 鸡毛蒜皮

鸡毛蒜皮(1 / 2)

<p>龚香觉得公主或许是真的从冯班身上看到了冯瑄, 但她并不喜欢冯瑄被养出来的冯家的清高, 所以她才会把冯班扔到了二环去当苍蝇官, 让他直面肮脏的一切, 在此时此刻, 只怕这个少年心中前十几年被塑造出来的冯家家风会在一夜之间, 倒塌。</p>

<p>送葬的人刚刚离去, 冯家祖坟前甚至还有闻讯赶来以子侄礼结芦守孝的人。</p>

<p>冯宾风光大葬。</p>

<p>作为八姓冯家嫡支的最后一人,他的死远比他的堂兄弟们要风光得多。</p>

<p>当然,他有两个儿子留下来。而冯宾被人记得最多的, 就是他生的儿子们,好像他这一辈子所有的成就就是生了几个被人传颂的儿子。</p>

<p>前有冯瑄,后有泰安夫人生下的冯班、冯理、冯珠。</p>

<p>姜谷受封泰安夫人, 已经搬进了摘星宫。</p>

<p>冯宾的葬礼, 她本来想来的,但公主说她受伤了, 不宜出门。冯班也觉得公主的话有道理, 毕竟母亲的伤处无法掩盖, 万一让人起疑, 可能会让冯宾的名声受损。</p>

<p>冯理, 这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儿子被假称是从小体弱,在家养病。</p>

<p>冯珠损了一臂, 但说他勇武不凡,为保护父亲被恶仆所伤, 也算得上光荣。</p>

<p>他与冯班就在冯宾坟前结芦守孝, 周围还有几个草棚子,都是冯家以前结实的亲友。</p>

<p>人死如灯灭,之前冯宾貌似“阴谋”暗害亲友的事也没人敢提了。现在提出来就是打算要跟冯家结成死仇了,偏偏冯家又冒出来一个深受大王敬重的泰安夫人,还有抚育大王的大功在身,唉……</p>

<p>不知有多少人暗地里羡慕冯宾会既会生又会娶,前半辈子,人们知道他是因为冯瑄,死了以后,人们知道他是因为泰安夫人。</p>

<p>守孝时不能吃热食,只能喝冷汤。</p>

<p>不过天气热,也看不出端上来的汤是冷是热,只要不冒热气就行。</p>

<p>温温的鼎食稠糊糊的,加了各种甜甜的蜜饯果实,喝下去既好吃,又不违礼。</p>

<p>冯珠大伤初愈就要来守孝,冯班也不愿意让弟弟饿着肚子。</p>

<p>冯珠虽然少了一只手,但他恢复得很快,精神上不见丝毫颓废,他像一棵小树,充满勃勃生机,纵使遇见风雨被摧折,但仍能挺起身躯,仰首向着天空和太阳。</p>

<p>他对离开冯家有着一点点的遗憾,但这点遗憾被新生活带来的新奇感给冲淡了。他怀念父亲,很快忘掉了父亲在最后的时光中对母亲的凶恶,甚至真心的相信是冯伯有阴谋要害他们,不是父亲的错。</p>

<p>冯班没有要求他更多,缺了一臂,冯珠这一生只能当个富贵闲人了。他不能当官,不能上殿,就算著书立说,也只能自己收弟子教导。</p>

<p>而冯珠在学问是实在没什么长才,他一直喜欢闲散度日,爱享受多过学问与理想。</p>

<p>有时他看冯珠,仿佛觉得又见到了已逝的大哥。大哥年轻时据说也是很喜欢享受的,曾有三个月不曾踏出房门,不曾穿衣洗漱的逸闻,脏臭的连最爱他的侍婢都不肯进屋服侍他。</p>

<p>冯珠以前当然不敢这样做,不过他见识过摘星宫后,很愿意跟母亲一起住在摘星宫。</p>

<p>因为冯班现在也没办法回冯家,他太忙了。</p>

<p>冯珠坐在席子上,席子铺的地方有一丛野兰,冯珠掐了一朵拿着玩,好奇的问冯班:“哥,你每天都那么忙,都是什么案子啊?”</p>

<p>冯班复杂的说:“都是一些……普通的案子。”</p>

<p>如果说什么最叫冯班吃惊,就是百姓们竟然有那么多的事!那么多!</p>

<p>他以前在家中受父亲和冯伯教导,讨论学习的都是鲁国大事,各世家的情况,他们的得失优劣,好引以为鉴。</p>

<p>他对冯家平时是怎么生活的也算略知一二。除了买些盐粮书纸之外,家里也没有别的交际。买东西有家中熟识的商人送来,价钱便宜,方便快捷。</p>

<p>至于家中的钱哪里来,当然是积蓄啊。是祖先留给子孙的遗渍。</p>

<p>当然,他当时在家中也知道坐吃山空的道理,原就打算等能出门了,去做一番事业,不说封妻荫子,养活一家人还是他应该做的。</p>

<p>邻里矛盾?</p>

<p>都客客气气的,有事就讲道理,哪来的矛盾?</p>

<p>家人之中发生矛盾怎么办?</p>

<p>父母长辈的教训自然该听从,哪怕父母长辈错了,当子孙的也不该指出来,以免伤了长辈的颜面,这才是孝顺。</p>

<p>兄弟之间,当兄长的爱护弟弟,弟弟恭敬兄长,自然不会有矛盾了。</p>

<p>如果有坏人要偷东西怎么办?</p>

<p>这个,且不说有没有匪徒能在乐城为恶,只说冯家上下,除了母亲手无缚鸡之力,他们兄弟,包括冯伯,武艺不说娴熟,倒也都过得去,等闲一二毛贼也伤不了冯家人。如果人数众多,自然逃跑为上,家中藏有宝马,也有弓箭,到时他一人断后,让父母亲人先走并不难。</p>

<p>他并不过分清高,也不是目下无尘之辈,父亲和冯伯从小教导他,他也熟知其他家里出现的种种恶行,无不是从放纵自身,溺爱不知节制引起的,所以只要懂得克制节省,规矩严明,就能保家中长盛不衰。</p>

<p>至于百姓,他们生活困苦,每日只为活口之食奔忙。他印象中的百姓,从睁开眼就在工作,从生到死,纵使碌碌亦无为。他们的人生不会对社会有什么益处,他们也创造不了太多的价值。如果他们知道敬畏,勤劳驯顺,那就可以了。如果他们不知敬畏,则需要严刑峻法来进行约束,不过百姓们大多都是知道敬畏的,那种山野流民是非常非常少见的。</p>

<p>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p>然后,他就见到了真正的百姓。不是停留在印象中的,而是活生生的!那么多!那么多!</p>

<p>而且,他觉得百姓们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吵架和打架,因为报到他这里来的事有八成都是吵架,吵到最后打架,或者没有打起来就互相揪着跑来找他们这些苍蝇官评理。</p>

<p>为什么要评理呢?他们需要干这个吗?他以为他只需要赏功罚过。</p>

<p>负责教导他的是跟他负责同样区域的人。他说:“因为其实大多数人是不明是非的,他们都认为自己有理,所以才会跟别人打起来啊,我们就需要替他们分辨谁有理,谁没理,谁该罚,谁该赏。”</p>

<p>这么说也很有道理,但……吵架的理由总是“这人在街上看了某一眼,必是瞧不起某!”</p>

<p>“他在我家门口不走!”</p>

<p>“他拿了我家的桶!”</p>

最新小说: 庶女攻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模拟器 七零,易孕娇妻被绝嗣京少宠哭了 大佬她马甲又A爆全球了 恶灵国度 逢春 在赫少怀里躺赢 我废柴真千金,会亿点玄学怎么了 唐朝工科生 姜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