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 / 2)

<p>到徐家别院的第二天, 姜姬就没有晨呕了, 她也完全不像怀孕的人, 每天都精神百倍。</p>

<p>结果白哥怀疑她骗人。</p>

<p>这让他对她的态度变好了。</p>

<p>徐青焰看他太蠢, 想点醒他, 被姜姬阻止:“没事, 再过三个月, 他就会相信了。再不然,等到夏天,脱去厚重的衣服, 看到我的肚子,他也会信了。就让他先自欺欺人一段时间吧。”</p>

<p>徐青焰暗自嘀咕:“以前没觉得他有这么蠢啊……”宁可自欺都不肯相信眼前的现实?</p>

<p>姜姬笑着不说话,爱情, 它能蒙蔽人的眼睛, 以前徐青焰估计还觉得白哥这副蠢萌的样子很可爱呢。</p>

<p>他其实就是蠢。</p>

<p>凤凰台从六月起就开始有各城的赋税送到了,鲁国今年也早早的送来了贡品, 带队的人是姜智, 姜姬看到他真的太惊讶了。</p>

<p>“你怎么会来?”她问, “是国中出事了吗?”姜智摇头说, “没什么大事, 大王只是担心您。今年我国向皇帝进贡了许多黄豆……”话音未落,姜姬就说:“没进城吧?送公主城去, 那里的人正需要。今年还是只给一道赋就行了。”</p>

<p>姜智茫然了一阵,点头答应了。</p>

<p>姜姬又把鲁国送进的赋要来看, 觉得写得不够好, 她这一年多读了很多被凤凰台的人推崇倍至的美赋,当下背出一篇来,取来崔纸,请白哥写下来,准备送去当鲁王的贺赋,恭贺大梁又国泰民安了一年。</p>

<p>白哥说这篇赋当贺赋是不错,但:“没有王印啊。”</p>

<p>姜姬道:“我这里有。”白哥:“……”</p>

<p>等她取来鲁王印盖上去,他才找到声音:“王印怎么会在你这里?!”</p>

<p>姜姬看着他笑,捧着王印说:“我离开时,担心日后思念故国,才求来此印,带在身上,以解乡愁。”</p>

<p>“少胡说了!!”白哥大叫,指着她,“王印给你,鲁王怎么办?”</p>

<p>但王印确实在姜姬手中,还刚刚就在他眼前替赋盖了个印。</p>

<p>难道鲁王手中无王印?</p>

<p>这可能吗?!</p>

<p>鲁国上下就没有一个人阻止这个女人把王印带走吗?</p>

<p>太可笑了吧!</p>

<p>姜姬看着白哥在那里纠结,跟他自己的三观做斗争,给徐青焰使了个眼色,让她把自己的丈夫拉走好好做做思想工作。</p>

<p>她问姜智,“把国内的情形同我说一说吧。”</p>

<p>鲁国现在形势一片大好。</p>

<p>虽然在姜姬刚走的时候有一小部分人意图不轨,但姜旦突然发威,砍掉几十个脑袋后,想试试自己脖子硬不硬的已经少了。</p>

<p>后面的人又今年送税赋时把身家性命都交给姜武想搞离间,毕竟人人都看得出来,姜武与姜旦“不合”,所以都以为这样可以让姜氏内部乱起来。</p>

<p>结果姜武把人都送给龚香了。</p>

<p>龚香拉着姜奔,叫他当大棒,先把人都给打一顿,再叫姜旦出面主持公道,骂一骂大棒,再给这些人一些“优容”,就尽揽人心了。</p>

<p>而因为姜姬带着到凤凰台的商队大半都赚了钱,开拓了从鲁到凤凰台的新商路,所以今年除了各城的税赋之外,鲁国靠着商路赚了不少钱。</p>

<p>这些大大的肥了鲁国国库,龚香就是看到这个,才建议姜旦让姜智来一趟,把这大好消息告诉姜姬:</p>

<p>不缺钱了!!</p>

<p>姜姬听了果然开心,叫姜智好好休息,在这凤凰台游览一番,明年开春了再回去。</p>

<p>姜智说:“大王命我来,就是要我帮公主的帮的,公主如果有事,尽可以吩咐我去办。”</p>

<p>姜姬想了想,说:“那你就去街上听一听街上的人都在说什么吧。”</p>

<p>姜智就知道,公主在此地最发愁的应该就是信息不够通畅了。</p>

<p>他决心就在这里做好这件事,如果做不好,那他就不回去了。大王那里有阿仁一个就够了,他还是应该在公主这里,多帮一帮公主。</p>

<p>姜智来了以后的第四天,陶然上奏表,奏了一件不太好的事。</p>

<p>之前因为朝阳公主要修帝陵,所以向各地征了许多民夫。本来大梁这些年没有大战,也没什么大灾,各地百姓繁衍生息,人口是有所增长的,按说征一次民夫不会造成什么影响。</p>

<p>但巧就巧在,征民夫的地方,大半都跟花家驻军的地方重合了。</p>

<p>现在想起来,就觉得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嘛。</p>

<p>民夫多的地方,征丁更方便啊。花家的军队也养了有几十年了,兵不说要年年征,隔上三五年也要征一回吧?人总会老,兵总会逃,不征,过上十年这队伍就该缩水了。</p>

<p>凤凰台在征民夫的时候也根本没想过个,只是照着十几年前的人口统计资料把圣旨下发,叫人按着时辰、按着天数、按着人数把征来的民夫送来。</p>

<p>没有给人解释的余地。圣旨,本来也不会有人跟它讨价还价。</p>

<p>各地前脚接了圣旨就开始发愁,但还是要征啊,千方百计都要把圣旨上规定的人数给收齐送上啊。也不管仁政德令中一家只征男丁一个,若父母无儿则免征这种话了,见家中有壮男,不管是爹是儿子都拉走,这时只怕人征不够,大不了等到时人数够了再把人放回来嘛。</p>

<p>说是这么说,最后真放人的才是了了。</p>

<p>等征完民夫,村野乡下,家家空户,连女人都跑光了。</p>

<p>等把民夫征完了,释兵为民的命令又下来了。有的城奔走呼号叫好,也有的城哭天抢地。不管怎么说,都要先准备送行酒。不然这些大爷们不走,就留在本地为匪为盗怎么办?</p>

<p>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p>所以各城赶紧各户各家都征集钱粮酒水,送到军营里去,要走的都送盘缠送干粮,不走的也尽量劝走,本地穷困,他处富饶,还请诸位往他处而去。</p>

<p>就算这些地方做得再好,还是有受害的。也有的城想把军营留下,不当花家的兵,可以当他们的兵嘛,这就需要犒军,不给够钱,怎么买得通那些将军叫他们带着兵留下呢?粮草更要给够。</p>

最新小说: 庶女攻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模拟器 七零,易孕娇妻被绝嗣京少宠哭了 大佬她马甲又A爆全球了 恶灵国度 逢春 在赫少怀里躺赢 我废柴真千金,会亿点玄学怎么了 唐朝工科生 姜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