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李芯跟许多人站在一起, 仰望着面前这座伟大的宫殿。</p>
<p>上一回学府里有人跟着龚相去参加“殿试”回来后, 学府里的其他人都知道了题目, 也都纷纷做了起来。</p>
<p>这个题目看似简单, 其实考验了许多东西, 让人越想越入迷。</p>
<p>谁都想把题答得比别人更出彩。</p>
<p>后来就有人可惜自己不能去“殿试”。</p>
<p>等龚相派人过来时就被这些人给围住了, 纷纷都要去参加“殿试”。</p>
<p>后来龚相就派人来告诉他们, 公主非常宽容,愿意让他们参加“殿试”。但需要先在学府里考一次,考得好的才能去凤凰台。</p>
<p>李芯也参加了学府里的考试, 获得了参加“殿试”的资格。</p>
<p>他想去亲眼看一看安乐公主。</p>
<p>在没有来这里之前,他和滨河的所有人都以为安乐公主不重要。她只是一个深宫中的女人,有皇帝替她撑腰的话那她也只是第二个朝阳, 可当李家的人知道皇帝根本不在凤凰台之后, 他们就认为安乐公主只是凤凰台诸世家送到台上的一个傀儡。他们连一个段氏子弟都找不出来,只能送上去一个身份有暇的女人。</p>
<p>这样的凤凰台诸家令人看不起。</p>
<p>李芯来之前也看不起他们。他甚至觉得他会趾高气昂的走进凤凰台, 敲开任何一个能上殿的人的家门, 说他来自滨河李氏, 然后就会在对方尊敬的视线中递上奏表, 说出李家对皇帝的关心与担忧。</p>
<p>他只担心自己到时会因为年纪太小, 气势不足,没有办法表现出滨河李氏的威风。</p>
<p>毕竟李氏现在正带领义军与云贼作战!</p>
<p>凤凰台应该给李氏嘉奖!</p>
<p>他还悄悄作了一篇文, 打算当殿诵读呢。</p>
<p>但走进凤凰台后,他那在家里膨胀的妄念就像阳光下的露水一样消失了。</p>
<p>他不敢再小看任何一个人, 更加羞愧自己以前的自大。</p>
<p>而在凤凰台的这些人中, 他对安乐公主的好奇心是最大的。</p>
<p>他无数次在梦里描绘着她的面孔和身影,她的香气……</p>
<p>凤凰台。</p>
<p>姜姬面前是几百份的“圆图”。这些都是经过筛查后有用的,余下的就是胡写乱画的了。</p>
<p>这样搜集来的信息来源杂乱,可信度并不高,但好处在于非常不容易被人发觉,而且辐射很广。</p>
<p>可以说凤凰台现在能吸引到什么人,这些圆图里就有可能有他们的答卷。</p>
<p>这也是她能在此时此地想出来的最有可能成功的办法了。</p>
<p>不然真的派可信的人走遍整个大梁?</p>
<p>现阶段是不可能的。</p>
<p>“这一份有趣。”三宝很快找到一份好玩的,姜姬伸头看了一眼,发现是画得很好看的。</p>
<p>“卷面分”也很重要。在挑选答卷时,绘画功底也是一个很可靠的筛选条件,毕竟在这个读书都读不起的世界里,家里能有条件供其学画,还有这个闲心把画技磨练得能见人,这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p>
<p>至少也是个中等世家了,还要不差钱才行。</p>
<p>三宝手里这一份圆图画的是城外的农田,中心圆点写的是“非”城。</p>
<p>非不是姓。姜姬才补习过大梁各城,这个非城指的是斐姓。</p>
<p>很多世家弟子出门时有隐姓瞒名的习惯,一方面是为了安全,另一方面就是谦虚了,不以姓氏骄人嘛。</p>
<p>我不是世家,我只是个小虾米。</p>
<p>写自己家姓氏时常这么搞。</p>
<p>久而久之,哪怕外人都知道非代指斐姓了,他们在外面就直接自称“非”了。</p>
<p>世家子弟虽然有“隐姓瞒名”的意识,但他们大多数都是骄傲的。越不常出门的越骄傲,越年轻的越骄傲。</p>
<p>哪怕现在外面都快打起来了,但他们也不觉得自己会沦落到跟流民一样的地步。好像身上自带光环,哪怕真被卷进来了,刀也不会砍到他们身上。</p>
<p>书中——就是书这么告诉他们的——确实有类似的故事流传。</p>
<p>说的是一个有名望的老人,某日坐着家中的破车,让一头老牛拉着,一个老仆跟着,一不小心就在山野间撞上了两伙打得正热闹的军队。</p>
<p>当一队野兵准备砍他的时候,这个老人的家仆就报了姓名。</p>
<p>于是指着他的刀剑都收回去了。</p>
<p>老人的名字被一重重报到领头的将军那里。两边每报一人,那人都要震惊一下。如此排比了大概五六段吧,终于到两边对战的将军面前了。</p>
<p>于是两个将军先挂出免战符,然后再一起重新沐浴更衣,亲自出营见这老人,拜见他。</p>
<p>再亲自送老人回家,送礼道歉,表示不好意思,我们在这里打来打去打扰您了。</p>
<p>再三致歉之后,两边退兵了!各自约定改日另外订地点重新打。</p>
<p>这是一则有历史背书的真实故事。当然写出来就完全不同了,至少姜姬是不信的。</p>
<p>真打到那个地步了,那牛怎么不跑呢?怎么会拉着车往战场里钻呢?</p>
<p>不过这却是一则相当出名的故事,它就是礼字的最佳注解。</p>
<p>顺便也吹了一波世家到底有多牛。如果祖先够牛,姓氏够厉害,连误入战场都不必怕的。</p>
<p>那些在这种敏感时刻还敢往凤凰台跑的人中不少这样想的。</p>
<p>他们都以为姓氏与家族就是他们的护身符,最坚硬的铠甲。</p>
<p>三宝手中的圆图应当是斐家子弟画的,他画出了围绕非城的耕田分布。</p>
<p>姜姬就喜欢这种的。</p>
<p>当即把这一副圆图留了出来。</p>
<p>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p>大部分的圆图都是画着这样的东西。因为贡品一般贡的最多的就是粮食,这个是每年必贡的,不管产粮不产粮,粮食在贡品一直都是前三名。</p>
<p>第二名的是人。可以细分为壮丁、匠人、年轻女子、美女与贤良。</p>
<p>然后就有一个圆图画的就是人口分布了。这一次是周城。</p>
<p>画此圆图的人非常细致的画出了春天春耕和服劳役的两种人,可能觉得这还不够,他还画出了士子们扎堆的地方和商人群居的地方。</p>
<p>这种人人都能一眼看清的东西,他们觉得画出来也无所谓,才肯这么动笔。</p>
<p>对姜姬来说,她正是没办法派人亲眼去看,才需要这些人告诉她。</p>
<p>不过圆图中没有铁器、兵器、军队等城中重要的地方。</p>
<p>他们还是知道要“保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