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 > 都市言情 > 姜姬 > 诸国事

诸国事(1 / 2)

<p>说到伤心处, 小郑王趴在地上嚎啕大哭, 沙哑难言。</p>

<p>同殿的姜旦与赵太子都听得浑身发寒, 面露怒容。无他, 二人都有过被权臣压制的经历, 只是郑国的权臣更过分, 更没有人性了。</p>

<p>其他在殿前的大臣们也都露出义愤之态, 还有人悲痛落泪。</p>

<p>倒是上首的徐公与黄公还算平静,两人下方的自家弟子也都露出合乎情理的“怒容”,别的就很难感同身受了。</p>

<p>姜姬倒是能理解, 毕竟徐公做过半辈子权臣,黄公虽然没当过把皇帝关在后宫中的权臣,但他显然也是认同这种做法的。</p>

<p>帝王无能时, 臣下也只能随机应变啊。</p>

<p>归根到底, 郑国权臣太过张牙舞爪的根本原因是小郑王无能。君臣之间此消彼长,本就如同夫妻一般。虽然世间以夫为尊, 但也不能确保每一个丈夫都能管得住自己的妻室, 若夫纲不振, 与其怪责妻子失德, 不如说丈夫无能。</p>

<p>台上台下两副心肠。</p>

<p>只有小郑王的哭诉声不绝于耳。</p>

<p>最后小郑王哭晕过去了, 可见是太过激动所致。</p>

<p>姜姬悲叹两声,对左右道:“实在是耸人听闻!”</p>

<p>徐公点头:“闻所未闻。”</p>

<p>黄公点头:“某痴长年数, 还从示见过如此恶事。”</p>

<p>姜温突然从姜姬一侧出来,跪在下首, 朗声道:“陛下不知, 在极北之处的燕地,早有恶臣犯上!”</p>

<p>燕国的事大家都知道,早几百年燕国就大王轮流换着玩了。</p>

<p>姜温选在小郑王告完状之后再把燕地的事说一遍,单例不证,两例并起,终于群情激奋起来。</p>

<p>白哥长身而立,越众发言:“如此恶事!陛下,绝不能姑息啊!”</p>

<p>不等毛昭第二个跳出来附意,跟姜武一起回来的“义士”霍九弈迫不及待的蹦出来:“某愿为先锋!杀尽天下恶人!替陛下张目!”</p>

<p>姜姬忍不住笑起来,用手压一压眼前这激动的勇将,转而问徐公意见:“以先生之见,该如何是好?”</p>

<p>徐公斩钉截铁地说:“当除恶务尽!”</p>

<p>黄公也肯定地说:“天地伦常在上,不可令郑、燕二地乱了纲常。”</p>

<p>好,这样一来,就把派军进郑、燕二地打仗变成了正义之战,举国之战,不打不可。</p>

<p>姜姬从善如流的下旨,就令霍九弈为先锋,转头看向姜武,又摇头:“大王才回来,这回就不叫大王去了。”低头往下看,花万里见此就“积极”的站出来,“陛下,臣愿往!”</p>

<p>姜姬:“就令花将军为义士掠阵吧。”</p>

<p>天启二年,有郑人告郑国有不法之举。帝命二将出征,郑、燕、晋三地闻声降之。</p>

<p>小郑王哭诉过后,晕了又醒,发现天下就变样了。他被陛下封为怀王,赐王宫与五百侍从。</p>

<p>王姻紧接着就献出他家那座别院和附近的土地,正好全划给怀王当王宫。</p>

<p>郑国太后改称夫人,小郑王的王后仍称王后。</p>

<p>小郑王回来后,王姻奉命来给他解释封王以后他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p>

<p>他不能经商,不能做官,不能收徒弟,但可以钻研技艺与学术。</p>

<p>他不能出凤凰台,要出城需要陛下准允。</p>

<p>他的妻子可以称王后,但在他死后只能称夫人。</p>

<p>他的孩子并不能继承他的王位。</p>

<p>也就是说,他死后,他的孩子跟普通人没区别。不过王姻说说,可以让他的孩子现在去宫里学府学习,日后补个宫里的传旨啊之类的小官,也算是个身份,不至于被人小瞧。日后若是有才干被陛下看中选为官吏就不必愁了。</p>

<p>王姻也顺便给他介绍了一下城中现在“诸王候”都有哪几个。</p>

<p>以诸侯王为首的是安王姜旦,顺王魏人,宁王赵人。</p>

<p>还有三位公主,分别是大公主姜谷,三公主阿笨。另有二公主姜粟已逝,入帝陵附葬。</p>

<p>当然还有朱武王,不过朱武王住在凤凰台与陛下相伴,等闲不出来,所以虽然称大王,却与尔等不同,切记切记。</p>

<p>小郑王——新任怀王仿佛仍在梦中就听说陛下已派兵出征了。</p>

<p>义士霍九弈为先锋,花大将军为主帅,霍义士上午在殿上请旨,下午就迫不及待的点兵出发了,他现在醒来,去城门估计还能看到送行的人潮呢。</p>

<p>紧接着又听说商人为公的马商听说陛下要打仗,跑去把家产都给献了,还带动着剩下两个商人都献了不少粮草财物。</p>

<p>毕竟是义举嘛。</p>

<p>到了第二天,小郑王在郑国遭权臣凌-虐的种种细处已经在文会上遍地开花,人人都在议论郑人太过分,以及小郑王太软弱。</p>

<p>以及陛下是何等的英武。</p>

<p>连远在天边的小郑王听说了陛下的英姿都要跑来找陛下主持公道。陛下也毫不推诿,立刻就派兵了呢!</p>

<p>魏国,吴都台。</p>

<p>阿陀与魏国公对座,这叫底下的魏臣实在不知该向哪个行礼,又该对哪个说话。</p>

<p>魏臣说:“听闻……凤凰台上已有新帝……”该怎么办啊?</p>

<p>魏国公被“迫”退位,性格越来越别扭了。阿陀每天都会在殿内接见诸臣,他也早早的过来,就坐在一旁,时而说“诸位不必在意我”,时而又与下首的魏人谈话“再见吴公,寡人十分欢喜”。</p>

<p>阿陀每回都直接忽略他做自己的事。</p>

<p>几个月下来,魏人也发觉比起魏国公,现在这位新王倒是脾气不坏,就是行事有些过急,但习惯之后也还不错,不必费心去猜测上头的大王到底在打什么主意,是善是恶,是不是故意想害人背黑祸什么的——新王就是想把魏国公挤走,把王权全都夺过来嘛。</p>

<p>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p>两王并坐,但强弱一见即明。</p>

<p>魏臣们经过一番不怎么需要挣扎的思考之后,都开始似有似无的倾向于新王了。</p>

<p>阿陀也发现……嗯,还挺顺利的。</p>

<p>其实他并不想将魏国毁掉,魏国哪怕日后不再称国,这七百里土地上的百姓总是无辜的。哪怕为了保存这些百姓,他就不能任性妄为的将这魏国的天地翻起来。</p>

最新小说: 庶女攻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模拟器 七零,易孕娇妻被绝嗣京少宠哭了 大佬她马甲又A爆全球了 恶灵国度 逢春 在赫少怀里躺赢 我废柴真千金,会亿点玄学怎么了 唐朝工科生 姜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