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小小年纪的女孩子。眼力竟如此高明,能将二十多年前的事情看得如此透彻。不要说与她一般年纪时,就算后来被暗算入了宫。饱尝艰辛之后,自己也不如她!宫静默然片刻,端起已经微凉的茶碗,轻轻地呷了一口。她已经有了决定。
润了润喉咙。宫静苦笑道:“三姑娘,您小小年纪便念头通达、冷静睿智至此。难怪会得宿慧尊者的青眼有加。妾身,不如您啊!那时妾身自视极高,又被愤怒与对孩儿的担忧冲昏了头脑。妾身只想着,玉氏的儿子要争储君之位。定然会顾忌这些。玉氏让儿子上位,也少不了玉家的相助。”
宗政恪莞尔一笑,意味深长地道:“宫夫人您谬赞了。小女能有今天,全要拜……所赐啊。”
她没有说出那个人。但宫静只以为她说的是宿慧尊者。宫静心里想着要拉拢宗政恪,以便能得到佛国的助力,便忙恭维道:“这种大福份大造化只有佛祖庇佑、上天恩赐,叫妾身这等凡夫俗子羡慕不已呢。”
“造化?福份?或许吧。”宗政恪却冷幽幽地道。
见宗政恪脸色淡漠,宫静见好就收,不再拍马屁,继续道:“妾身真没想到玉氏竟有那般的勇气能壮士断腕!没多久,玉家寻了个借口,将一名重要子弟赶出家门,同时全面断绝了与金帐汗国的联系,将此事抹得一干二净。”
“而妾身,她则算计着让先皇得知妾身入宫是对天幸国的宝物有所图谋,让妾身失宠于先皇,以方便她更好拿捏妾身。”宫静深吸一口气道,“这女人野心极大,她在先皇面前保下了妾身,为的是从妾身这里得知那座古鼎与《人皇治世录》更多的消息!”
“玉家不过是天幸国立国之后才兴起的小小家族,不提当世诸大国的世家名门,即便与我千年琅琊王氏也不能比!玉氏居然还妄想得到《人皇治世录》,妾身真不知该夸她志向高远还是妄自尊大!”宫静说到这里,竟笑了两声,摇了摇头。
宗政恪陷入深思之中。她倒是记得,当年玉妃性喜读书,尤其喜欢那些史书传记。而玉妃最珍爱的一套书,乃是从大昭帝国谋求而来,讲述大昭帝国开国女帝生平的传奇野史。
自从大昭出了女帝,这个天下不知有多少女子心里生出与世俗观念相逆的大野心大妄念。玉氏么,宗政恪必须承认,这个女人还是有几分谋略眼光的。听说先皇病重的那段时日,虽然由还是皇子的当今圣上监国,实际上却是玉氏在批复奏章、打理政务。
她心中一动,神念电转,起了几个主意。她希望现在的玉太后野心未死,仍然如年轻时那样喜欢看大昭开国女帝的传奇野史!
说来说去,终于说到了出逃离开。宫静稳了稳心神,慢慢道:“为了笼络妾身,玉妃一力担起妾身在后、宫的安宁。那有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她也拿了解药来给妾身服下,还巧言令色劝说妾身与她一起图谋大事,做出一副容人之态来。”
玉妃确实很会做人,惺惺作态之下,得了不少低级嫔妃的人心。这一点,宗政恪前世在宫里也看得清清楚楚。正因为如此,那些依附玉妃生存的宫嫔,也没少找她的麻烦。她道:“但您还是逃了。”
“妾身不得不走!”宫静紧紧握住茶杯的手指泛了白,低声道,“妾身借助玉家和玉妃的手,让曾经陷害过妾身的东唐公主死在了离开天幸国的路上。东唐的那些细作,很快就会成为索命的阎王。”
“妾身再无人可以依靠。玉妃觉得妾身若想活命,只能依附于她,反而待妾身更是亲善。生下雅娘之后不过三日,妾身便偷了玉妃一件紧要东西,在友人的帮助下逃出了天幸皇宫。妾身给玉妃留书,她若不能保住雅娘的性命,妾身便将那件东西公之于众,让她死无葬身之地!”这些过往终于全部讲完,宫静神情平和,只脸孔微微发白。L
☆、第292章许诺
年少时的宫静,毫无疑问聪慧过人,否则不能巧妙周旋于东唐细作与玉妃之间。但同时,她也骄傲自负、冲动不理智,才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然而如同她自己所说,她抛下女儿、独自离宫的行为,她从不认为是错误的。因为孩子跟着她,比待在宫里更危险。事实证明了她的判断。
玉妃投鼠忌器,哪怕恨得心里直滴血,也拿宫静无可奈何。但是东唐的追兵一直紧紧咬着宫静的行踪,若非她有人相助,早就死在了逃亡路上。
因恐玉妃不死心,宫静的打算是逃得越远越好,更要离开东唐及附属诸国的势力范围。只有她活着,女儿才能活下去!
那段不堪回首的逃亡经历,宫静至今想起都觉得仍然身在噩梦之中。
为了活命,为了留有一分日后再与女儿相见的希望,她扮过乞丐、自卖自身到过青楼、给大户人家当过厨娘洗衣妇,她吃过万般的苦!
最危险的一次,她是混入了当地的麻疯病人群居之处才侥幸逃生。上天庇佑,她没有感染上这致命的恶疾,后来却也大病一场,几乎丧生。
细数足迹,一路从天幸国往大陆腹地逃亡,宫静竟然穿过了七个国家,几十个大小城市。五年之后,她才逃到了大昭帝国,虽然终于摆脱了追杀,却又因饿病交加晕死在荒郊野外。
若非天一真宗药庐里的药道人救了她,她那次当真死定了!
第204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