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是夹在三与五之间的四皇子,出身在兄弟里是最低的。他的生母是个比宫女还卑贱的罪奴,早已在宫中默默无闻,是什么位份来着?鱼川亲王想了半天没想起来,自然就不想了。
想罢了侄子们,鱼川亲王不自觉地又想起他的儿子。辛王妃虽然家世不高,但在皇族尤其是女眷里很有名气。为什么?她很会生儿子!
鱼川亲王膝下嫡庶儿女九人,其中前头两兄弟都是辛王妃所出的嫡子。后来辛王妃又生了桐城郡主与最小的嫡子清川郡王慕容松。除了女儿、嫡幼子以及一个庶子,他别的儿子们都武勇过人,比侄儿们可出息多了!
咦?鱼川亲王觉得今天的自己很奇怪,莫名其妙的,他将皇兄的儿子们都在脑子里过一遍做甚?还细致地分析了一番侄儿们的性情脾气,甚至默默地将侄儿们与自己那几个勇猛善战的儿子比了一比。
这……他心里猛地一跳,竟有几分心虚。L
☆、第314章玉太后
福寿宫,玉太后颐养天年的宫殿,其实是宫中不弱于泰平宫的又一处权利中心。在宣通帝即位的前两年,福寿宫甚至要凌驾于泰平宫之上。
鱼川亲王迈入福寿门,便见一伙小道童小道姑在偌大的福寿殿前广场上嬉戏玩耍。位于福寿宫后花园里的飞仙殿,隐见翘角飞檐,有仙音袅袅、仙香飘飘。此处哪里是后宫,与道观也差不离了。
心头漫上烦躁,鱼川亲王真想掉头回去。他堂堂一国亲王,战功无数的国之重臣,如今居然成了别人的棒槌——指哪打哪,真叫他无比憋气。
这才一犹豫,便有福寿宫的一名小太监笑嘻嘻过来请安。鱼川亲王心里一叹,还是迈步往福寿殿走,一头低声问:“太后可安?”
这小太监往那些肆无忌惮大吵大闹的道童道姑处睃了两眼,低眉顺眼地轻声道:“太后娘娘命人砸了一整套的金镶红宝首饰,又打发人送了多多的赏赐去飞仙殿,还命人去传了贵妃娘娘。”
“贵妃来了?”鱼川亲王知道这位深得帝宠的贵妃不得母后的欢心。
小太监摇摇头,回道:“贵妃娘娘的头风病犯了,皇上派了李四全公公亲自来回话,说等贵妃娘娘的病大好了再来向太后娘娘请罪。”
哈!这病犯得可真好!不过是借口罢了。鱼川亲王心里有了底,母后此时肯定更加愤怒,他还是慢慢走,再慢慢地走才好。
小太监又毕恭毕敬地道:“天师大人在殿里,王爷可能要等会儿了。”
鱼川亲王点点头,往常都打赏银稞子银角子。今儿鬼使神差地竟摸了张百两的银票塞进小太监手心。小太监微惊,抬头看鱼川亲王,却见亲王殿下含笑点头,他便紧紧捏住这张银票,迅速地袖住,再躬身后退。
福寿宫在玉太后入住之前花了大力气整治过,论装潢摆设绝对是宫中头一份儿。鱼川亲王就像第一次到福寿宫来一样。慢悠悠地溜达。平时以他的脚程最多半刻钟的路。他竟走了快两刻钟,直到有人来请。
这是冯天师将玉太后安抚好了,至于怎么安抚的。用的是嘴还是别的什么,谁管得着呢?鱼川亲王突然想通了,人家大昭女帝还广纳男妃呢,他家母后收纳一个面、首。又怎么啦?
鱼川亲王并未与冯天师打照面,只看见一台八人大轿从福寿殿抬出。沿着长廊往飞仙殿的方向离开了。这也好,想通是一回事,能不见面他心情还是会更好一点。
一时通传罢,鱼川亲王进了正殿。再往母后的寝殿正堂走去。一见母后,鱼川亲王赶紧行礼,毕恭毕敬地跪在地上道:“儿臣见过母后。”
正堂上首美人榻上的美人慵懒地嗯了一声儿。柔声道:“起吧,赐座。”
鱼川亲王给玉太后磕了个头。再起身,在宫人搬来的椅子里坐下。他抬眼偷瞧母后,只见母后一张比桃花还娇艳的脸庞,满眼迷离之色地歪靠在迎枕上,膝头搭着一条绣着太极八卦图的毛毯。
已经荣升曾祖母的玉太后保养得宜,尤其再度有了雨露滋润之后更显年轻。五十多岁的她,那种雍容华贵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风情妖娆,竟比许多三旬妇人还要引人垂涎。
鱼川亲王只偷看了母后一眼,便不敢再看,规规矩矩地垂眸等着母后的吩咐。此番回京,他敏感地意识到,皇兄与母后之间不似从前争位时那般同心。母后对皇兄时有微词,皇兄似乎也不愿意再一味顺从母后。
今次,耳根子软的皇兄又一次败在了宠妃的柔情蜜意里,怎不叫母后恼火?鱼川亲王心中一动,试探着问:“母后,儿臣回京以来,还未曾与母后和皇兄一道用过膳。不知今日母后可愿留儿臣用晚膳?”
第218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