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作者:米酿
第102章
唐冬看了解老大一眼,笑了笑。
做出了老花镜,李植又要动手做望远镜了。
望远镜是行军打仗的必备物品,能够在几里之外洞察秋毫掌握先机,当然是需要优先制造的产品。李植穿越前了解过开普勒式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结构非常简单,只是两个凸透镜和两个全反射棱镜的组合,能够将远处的像物放大几十倍。
这种简单的望远镜,已经足够李植目前的需要了。
四月三号,李植找来磨玉工匠,让他们按照李植的图纸磨出一个名字。李植干脆就直接叫它做望远镜。
有了望远镜,侦察兵的工作就好做了。以后侦察兵站在高处用望远镜扫视,可以监视十几里内的动静。冲到敌人附近和敌人的斥候肉搏的需求就相对减少了。实际上李植的士兵格斗能力不强,近身肉搏和鞑子的斥候比起来就差多了,甚至流贼的斥候都比李植的斥候格斗能力强。一旦打起来,李植的斥候兵往往无法接近敌人部队。
有望远镜可以很大程度缓解这个问题。
不但如此,炮兵也能通过这望远镜得益。有了望远镜,炮兵射击校正工作就精确多了。以后校正兵站在高处,可以把几里外的炮弹落点看清楚。
当然,将领有了这望远镜,也能更好的观察战场情况,益处很大。
老花镜的市场一下子还没有打开,销量寥寥。李植让磨镜片的玉匠们停了老花眼镜的制作,一起制作望远镜,为斥候兵和炮兵们多做几个。
这望远镜军事价值颇高,李植决定不对外出售,只装备自己的部队。若是友军需要,情况允许的时候可以送几个出去做礼物。
李兴听说哥哥搞出了可以看远处的望远镜,立刻从军营里赶过来抢走了一个。拿到望远镜,李兴爬到北城楼最上面一层对着范家庄城外城里一阵张望,十分兴奋。
第0116章老花镜的需求
第一批十二个望远镜,李植装备给了郑开成等高级军官,其他的则给了选锋团的斥候和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