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总兵们虽然态度恭敬,却没有一个人跪在地上行跪拜礼。
到了崇祯十五年,总兵们不仅兵马比以前强盛,地位也大大提高了。大明朝以文御武的传统,越来越淡薄。
比如洪承畴在蓟辽总督任上,就规定实行连刑节制之法:“凡是巡抚、监军、兵备辖下营兵,守城和作战时候均归镇守总兵官统一调度指挥,以集中事权。互不援助而作战失利者,各营将领连坐处分。”
也就是说,在作战时候,巡抚、监军和兵备道都要听总兵的。
李植骑行在洪承畴身后,正在看洪承畴和诸将客套,却看到曹变蛟兴奋地朝自己这边走来,鞠躬拜倒,喊道:“兴国伯大军来了,当真是令人心安!”
李植笑了笑,拱手朝曹变蛟说道:“小曹将军在塔山连番苦战,守住城池,立下了功劳了!”
曹变蛟哈哈大笑,说道:“杀鞑子虽然畅快,但比不上当初在蜀中和兴国伯一起鏖战!”
见曹变蛟过来和李植打招呼,其他总兵也挪了过来,向李植见礼。
“某是辽东总兵王廷臣,见过兴国伯。”
“某是蓟镇中协总兵白广恩!听闻兴国伯在笔架山用大炮炸死了两千多清兵!”
“山海关总兵马科见过兴国伯,兴国伯笔架山大破鞑子贝勒杜度的营寨,威名更盛!”
李植拱手回礼,笑道:“笔架山区区小战,何足挂齿?”
众总兵听到这话对视了一阵,心里都在说这李植好狂,打死两千多清兵说“不足挂齿”。那片功未立的其他总兵算什么?
不过想起李植前些年在范家庄、青山口动辄擒斩万人的战绩,众总兵又觉得两千清兵似乎对李植来说也不算什么。这个李植的兵马战力,实在太妖孽。
众人寒暄了一阵,便往塔山城中行去。
塔山城不大,是个周长四里的小城。此城位于宁锦防线中段,是战略要地,城池筑得高大:城墙高一丈七尺,共有垛口一千五百三十七个,全城有敌楼十七座,四座城门皆有瓮城。城外有护城河有三丈多宽。
众人行到城门口,锦州前线监军张若麒、辽东巡抚邱民仰等文官站在城门口,迎接洪承畴和李植。
张若麒一看到洪承畴,就拱手说道:“督臣终于来了,如今我等十余万大军汇集塔山,可以直往锦山,和东奴决一死战!”
听到张若麒的话,洪承畴脸上一黑。
锦山要援,但什么时候援,怎么援,都还没有定论。这个张若麒上来就催促洪承畴直捣黄龙,似乎对解除锦州危局急不可待。他这一句话,算是越权了。
洪承畴暗自思索:张若麒是天子派来的监军,难道天子筹措兵饷粮草困难,也有催军速战的意思?
洪承畴翻身下马,朝张若麒说道:“监军所言有理,只是鞑子狡猾,我等如何救援锦州,还是要从长计议,不可轻言突进!”
张若麒不曾在军旅中待过,并没有作战经验。听到洪承畴的话,他嘿嘿笑了一声,便不再和洪承畴争论,转而走到李植跟前。
“兴国伯在笔架山大破鞑子贝勒杜度,当真是威风!”
李植贵为兴国伯,手上又握有不世强兵,地位和其他总兵大不一样。李植骑马跟在洪承畴身后,隐隐有和洪承畴分庭抗议之势。张若麒和洪承畴打完招呼,立即就上来和李植说话。
第383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