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庚生还有些奇怪,“这大过节的不上街观灯,去他们后园做甚么?”
钱灵犀心中却是明白,邓府后院的秀园里有一个大湖,湖水和外面的河道相通。平时都用水闸相隔。每年上元节,邓家都会打开水闸,把自家扎的灯船拖到外面的河里给附近乡亲观赏,船上还会请来歌舞戏曲表演,极是好看。
而当地的富庶之家也颇多响应,引得周边百姓竞相出来观看,年复一年下来,早已成为本地一大盛事。而在邓府后园,每年到了此日。都会为了观看花灯,专门搭一座三四层楼高的彩棚,也是最好的观灯胜地。
钱灵犀虽然知道,却不便解释,但她手底下的下人们却是早就听邓家下人说起,尤其是躺在床上养了好些天的冯三喜。现在可以下床走动了,就成天想着玩儿。
当下拖着还不太灵便的腿脚到赵庚生跟前,口沫横飞的跟他吹嘘了一番,赵庚生听了却颇不以为然,“嘁,这有什么呀,不过是拿银子堆出来的,我可不稀罕。观灯就是要挤在人群中才有意思,坐得那么高,跟菩萨似的,还有什么趣儿?”
钱灵犀不觉得无趣。虽然挤在人群中是一种乐趣,可坐得高看得远,不也是一种乐趣么?
可赵庚生不乐意,“你想啊,咱们跟邓家的人又不熟,他们一大家子坐在那上头吃吃喝喝,咱们干坐着有什么趣儿,不如也到下头,放放灯,划划船,肯定好玩儿。”
钱灵犀还有些犹豫,“这么冷的天,跑到湖里不冷么?”
“玩起来就不冷了。姑娘你怕冷,就多穿两件。”冯三喜给赵庚生说动了,也想出去玩,“咱们在这里头毕竟是客,怪拘束的,不如出去痛痛快快玩一回,岂不是好?”
他这一说,软软小九几个年轻丫头都动了心。极力撺掇着钱灵犀出去,秦姨娘最后也说,“要是实在都想去,就跟邓家说一声,他们家不是有船么,就弄条小船咱们自家人出去玩,省得闹笑话。横竖都要走了,又是大节下的,就麻烦他们一回也使得。”
连她都说这个话了,几个丫头小子更来劲了。赵庚生果断拍了板,“那就这样定了,下午大伙儿都回去睡个午觉,咱们养足精神,留着晚上观灯。”
好吧,那钱灵犀也从善如流,只当给自己也放个假,去痛快玩一回了。
饭后去找方氏一说,方氏顿时掩嘴笑了,“这个无妨,我们府里那些皮小子们每年也有要下去放灯玩的。你们若是想去,再加只船就是。只是晚上出去可都得穿严实些,小心着了凉。在船上也别随意跑动,小心掉下河,年年观灯挤下水的可都不少呢!”
钱灵犀近来到方氏跟前走动殷勤,就把之前温心媛闹出的丑闻渐渐盖过了,方氏感念她会做人,还格外派了几个水性好的家丁在她船上,务必要把客人照顾周到。
申请得到批准,钱灵犀安心回房午睡去了。整个邓府大半的主子奴才都抽空歇了歇,准备看晚上的表演。这也是过年最后的狂欢,就是有什么事也都搁下来了。只是有些人仍在忙碌着,不得休息。
一觉醒来,天色已经暗了。
起来重新梳妆打扮一回,又穿戴整齐,这又费去不少工夫。然后施施然去到邓家后园的设宴所在,正好赶上摆饭。
心急的赵庚生早就到了,连点心也吃了两盘。他心急早些下船去玩,钱灵犀却不跟他这么猴急。慢条斯理的用了饭,还去敬了方氏,又跟相熟的诸人打了个招呼,把秦姨娘和赵大娘等几个不下船的老成家人安置妥当,钱灵犀眼见天都黑了,彩灯高悬,这才带人往船上去。
“你们可真慢!”赵庚生在船上已经玩了好一时了,他还亲自去撑了几回篙,头上都沁出一层汗来。
钱灵犀故作嫌弃他那身汗臭味,却也忍不住玩心大起的要桨来划。
方氏给他们准备的是一艘采莲船,整艘船不大,但足以容纳二十个成人,而且做得极为精致。船中有舱,两面有窗,上面蒙着细纱,从里面看出去方便,但外面却看不清里面情形。船顶上搭着篷,里面桌椅俱是固定在船上,极是稳当。上面还铺着厚厚的锦褥,摆着瓜子点心,美酒小菜。走进舱中,只觉暖风拂面,里头早已生起了火盆,极是暖和,亏钱灵犀还特意穿得极厚,现在看来,根本不会冷。
船的两头是船工护卫所在,要是钱灵犀她们女眷在里头闷了,也可以划动安装在船身两边的木浆,帮助船前行,既让她们有玩的机会,却又不会太过吃力。
为了配合今日盛景,船身上披红着绿,宛如一朵巨大的牡丹花,尤其点上灯烛之后,更加富丽堂皇,本身就是一景。连钱灵犀也不得不赞叹,这些有钱人为了玩,可真是想绝了。
忽地就听一阵爆竹声响,原来是吉时已到。
只听一阵欢呼响起,邓家今年的灯船下水了。彩船一共有十六艘,恰好比正月十五多一艘,是为了应那句十五的月儿十六圆的俗语,讨个吉利。
第361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