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年作者:桂仁
第623章
既然解决了整体方针政策的问题,那接下来就是分析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项糟心事了。
作为一个经济活跃的区域,当前九原经济结构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官商不清,权限不明的问题。
当然,这件事情上朝廷是要负一定责任的,当然也不能全怪弘德帝这个大当家的。他当初设立监事院是一片好心,唯恐本地府衙弹赅不住军部,致使生乱,可从实际情况来看。却是造成权责不清,多头领导的根源。
耿南塘大胆提议,政府职能要简化,才能让各级官员明确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譬如军方里已经有监军了,如果皇上只是担心这头独大,可以适当加强监军的权威,或者干脆把监事院并入本地府衙。再或者将监事院独立起来,作为象御使台那样只管监查。而不管具体经济事务的专门机构,用以监督一应文武官员,仲裁相互之间的纠纷。而不用弄出个一手遮天的婆婆,反而让军方和府衙全都束手束脚。
弘德帝听得默默点头,这点跟他想到一块儿去了。他这些天,捂着那痛牙痛定思痛,也觉得当初给监事院的权利放得太宽,以至于让洛笙年这个小年轻冲得太猛,凡事求大求全,当然会出问题。
再接下来。耿南塘又提出第三条建议。他觉得,要促进九原的发展。官府就应该彻底的从九原的经营中退出来。当然,为了维护稳定,粮食加工这个和军方息息相关的行当还可以继续干一阵子。
这一点,耿南塘也是有理论数据的,官方大部分的买卖是和钱慧君合作的,可老耿实际一查账,发现其中弊端不少。
因为打着官字号。虽然经营上少了竞争对手,但由此产生的不正之风也相当可怕。就拿酒楼来说,洛笙年吃饭是打了白条。可还有为数不少的官员都在那里打了白条。
有好些事,老耿都手下留情的没有去细查,可就表面浮出的这些问题,他就不难想到,既然在经济上有问题,那些替钱慧君管理产业的人呢?绝不可能是钱慧君一人招来的,其中必然会有不少官员的七大姑仲钱老大人商量事务。那边尽数托付韩元帅照管了。具体情形,还未问过?”
弘德帝眉头一挑,“钱文仲?他可有说什么?”
耿南塘躬身回道,“钱老大人是主动前来帮忙的,要不是得他襄助,臣也不至于这么快就理出头绪来。”
弘德帝心里雪亮,却没好气的白了老耿一眼。这时候跟人说情,不就是想让他往开一面?不过女婿是女婿,老丈人是老丈人。他最多不因这女婿的罪过去牵连旁人,可洛笙年却着实要狠狠的惩罚一番才好。
正想发话,却见韩瑛喜笑颜开的前来求见了,“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代王与邓大公子的冶炼,成功了!”
一把还没来得及配鞘的长刀用软布严严裹着,送到了弘德帝的面前。
天子面前,不容刀兵相近。王猛上前接过,伸手一抖,一把长柄窄身的乌黑长刀落入他的手中。
他也是用刀的大行家了,一眼就看出,这刀虽黑黢黢的长得不咋地,那是因为没时间打磨的关系。可搁在手上掂掂分量,再凌空虚劈几下,那手感和韧劲却无一不昭示这绝不是一把普通的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