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颂目送人走远,转身走进电梯。按下楼层,倚着墙壁,看着数字依次跳跃。
人是群居动物,不适合离群索居的生活。从国家,到家族,再到家庭,似乎不管人多还是人少,总离不开一个家字。百度百科:家,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生活的地方。
如果以血缘来算的话,那刚刚的男人,算是宋颂的家人。
宋颂的母亲是独生女,姥姥姥爷在宋颂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记忆里那是两个很慈祥的老人,总是在逢年过节见面时,抱着宋颂喊“我的小宝贝,我的小福星!”当时,宋颂不明白福星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在她出生的那一年,家里出了很严重的事,差点就撑不住了,然后,母亲发现怀孕了,再接下来,很神奇地,事情都迎刃而解,事事顺遂了。从此,二老就把福星挂在了嘴上。
宋颂小时候不了解,大了自然懂了。哪有什么福星,父母能否极泰来,不过是因为有了宝宝,有了牵挂和后顾之忧,才拼命去完成的。如果说真有福星,那只能说,每个操碎了心的父母都是儿女的福星。
宋颂的父亲宋明文则是长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宋明义就是刚才的那个男人。
宋颂的奶奶年轻开始守寡,最自豪的事,就是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并且出人头地。诚然,宋明文当初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引来街坊邻居羡慕纷纷,老太太腰板挺得那叫一个直。那个年代,谁家出了上大学生,真是相当于古代中状元的感觉。可是很快,直起的腰板又弯了下来。就在要去报名的时候,正在上中学的弟弟突发急病,进了医院。原本辛辛苦苦准备的学费当做了医药费,很快转成了各种药水。
眼看,开学的时间就要到了,小儿子又生死未卜,老太太愁得牙疼上火。能凭一介妇孺,在物资不宽裕的年代供出两个学生出来,足以看出老太太性格坚韧。原本她打算得很好,家里现有的钱足够让老大上大学花用,老二还在上中学,离大学还得几年,等到了该上的时候,老大已经毕业有工作了,再供出一个大学生,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
计划得很好的事,现在被全盘打乱,不仅是老大现在上不了学,老二的生死还不知。饶是她见惯风浪,一时也乱了手脚。
最后,宋明文给母亲做了决定,对守在病房前,彻夜未眠的母亲说,他要去工作,不上学了,挣了钱让弟弟以后上个更好的大学。
老太太守了半辈子寡,再苦再累也没掉过一滴泪,听了大儿子的话,在病房前哭得撕心裂肺。
之后,不管宋明文的工作做得多出色,甚至自己做了老板,手下养着一堆的大学生,老太太总觉得是亏欠了他。
这些,都是在宋颂奶奶生病住院时,宋颂在旁边伺候,陪着老太太说话,一点一点知道的。她一辈子讲究问心无愧,只这件事始终让她心难安。
这个用她瘦弱肩膀撑起一个家的老人,没有对她的半生的辛苦说过半名怨言,反而总是念叨着哪里做的不够好,屈着了谁。
为此,宋颂真心庆幸,老人是在睡梦中溘然长逝,而当时,有儿孙绕膝,合家欢乐。
作者有话要说:作为一个见识少的新人,能说被点击吓到了吗?悄悄地说一声,能留下爪印吗?不然伦家会以为在唱独角戏对手指,(虽然是和独角戏差不多)
☆、狗血
进了家,把包扔到沙发上,宋颂进卫生间洗了洗手,走到冰箱前,拉开门,抓了个苹果出来。
咬了口果肉,清甜沁凉的口感缓解了有些闷的胸口,转身把自己甩上沙发,接着,房间里只听到牙齿与苹果接触的“咔嚓”声。
对于讲究家和万事兴的大中华来说,感动什么什么的人物从来不会是在工作或能力方面有大的突出贡献的人,或者这么说,评选这类人物,工作方面的表现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不管你是在业界咤吒风云还是默默无闻,都没意义。只是说当你工作出色的同时,还能做到对父母关怀倍至,更有做为榜样的价值。
人之所以被称为高级动物,没在物种进化时被淘汰,反而成为食物链的顶层,除了大脑发达还因为人有感情。新生命在期待中降临,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把最好的捧到面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感同身受,恨不得能替而代之,多少歌颂父爱母爱的诗词歌赋,说的就是这种爱的无私和伟大。动物尚知护幼崽,何况做为灵长类的人。虽说养儿防老,但没有哪个父母真是把子女当做一个投资项目来经营,只为了在不久的将来有个丰硕的回报,在一旦发现前景不理想时,像股票一样抛售。当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少见多怪之下,总有些父母拿孝道当做钳制子女的工具,以求对其的百依百顺,这种极品父母也是有的。
虽说母爱伟大,但总会有些奇葩混在其中,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而作为承受方的子女,面对父母的无条件宠爱,得有多大脸才会享受得理所当然还回过头来抱怨没有得到更好的?从予取予求到最后贪向无厌,是父母的悲哀还是教育的失败?
抬手把啃完的果核扔到垃圾桶,宋颂从茶几上抽出张纸巾擦手,白皙的手指秃秃得没有一点修饰,修得短短的指甲上只涂了层透明的护甲油,比起同事们的五彩斑斓,素得让人汗颜。轻轻握了握,转了转手腕,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宋颂对此很满意。
第23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