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人叫胤禛作者:诡丽
第66章
看着这面历经近千年,依然清晰如故的镜面里映出的那个宫装女子。想起容颜绝世,文才俱佳的薄命红颜花蕊,想起她与赵匡胤,赵光义,孟昶这三位帝王之间那至死不清的情爱纠葛,心里压抑不住的升起了一股不祥之感....
给皇后那拉氏请完安,依着平日的习惯就直接到养心殿报到了。今天不知怎的,从承乾宫出来后,忽然想起很久没有去过竹居了。回忆起以前初见胤禛时的情景,一恍眼已是十多年了。不由得笑了笑,吩咐喜蝶先回养心殿,转头往御花园而去。
在竹居里坐了一会,便起身离开了,打算从园子里绕绕再回去。走到堆秀山旁时,头上的蜻蜓发簪滑了下来,于是就停下了脚步将它重新戴好。此时,另一边传来了几个太监的窃窃私语。
太监甲道:“听说了没,赵昌赵总管根本没有告老还乡,而是死了。还是当今皇上赐死,隆大人去执行的呢。”
当即就楞住了,胤禛为何要赐死赵昌?赵昌不正是他放在乾清宫康熙身边的人吗?来不及细想,竖起耳朵静待下文。
太监乙道:“你才知道呐。都说赵总管是知道的事太多了。这宫里,知道的事越多,人也就死的越快了。”
太监丙也道:“怕还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吧。要不怎么对外都说是赵总管自己向皇上自请离职的呢。还有啊,你们想想,隆大人是谁啊?当今皇上的舅舅,理藩院尚书,太子太保,他去亲自监督这事,这里边东西深了去了。”甲、乙二人啧啧称是,又说了会不咸不淡的各宫院的闲话,方散了去。
我就犯迷糊了,赵昌到底是做了什么事,胤禛要将他秘密处死,对外却宣称他已告老还乡。难不成真的开始狡兔死,走狗烹了?边想边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养心殿了。
这几天,胤禛和十三、十七正在商讨建立密折制度,且已初见眉目。
清初,臣工给皇帝的报告公文,有题本和奏本之分。题本规定需用宋体字抄写,附上称为“贴黄”的内容提要,并备以副本,经内阁审核后方呈皇帝览阅。由于周转环节较多,不免迟缓误事。奏本不似题本繁复,但二者都有须经通政司转递,故易泄密。奏折出现于顺治年间,不拘格式,书体自由,无贴黄,票拟等手续,由于径送皇帝亲拆,保密性强于题本与奏本。康熙时方才有密折一说,但制度不够严格,如同私人信件一般,形式大于内容。雍正时将密折制度加以完善,不论内容,上折人的范围均有扩大。通过密折,皇帝可直接同官员对话,更加了解和掌握下面的实际状况。又避开了阁臣干预,官员之间互相告密或监督,无形中便强化了皇帝的权力。
端着十三的药进去的时候,十七正对胤禛道:“以官职为分划界线有一定局限,有些来自基层的奏报是极有价值的。但也应使每个获准密折奏事者明白,这是皇上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光荣。”
十三微笑道:“密折权上下均有名额才好,可互相钳制,且官吏优劣,政绩如何,皇上也可了然于心。既此,则地方安中央稳,免得顾头不顾尾。”
胤禛也笑道:“有道理。地方上须如此,京官同样。十七,你现今掌管户部,协理理藩院,这事就由你尽快拟个规则出来。十三,密折呈上来后,你和十七先过目,把有价值的挑出来送到养心殿。也别太操劳,你那身子,也是我的心病。”
将药送到十三的面前:“十三爷,请吧。”望了我一眼,十三接过药道:“月喜,天天老守着我喝药。你呢,你的肩膀又怎样了?”
早已将刚才在御花园里听到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了,得意道:“泡了泡温泉,好多了,有劳十三爷记挂。只是我的生日礼物你和十七爷也得记在心上才好,啊。”
“噗嗤”三声,胤禛三人喷茶的喷茶,喷药的喷药,好端端严肃的议政气氛顿时毁于一旦,十七苦着脸道:“月喜,求求你饶我一命吧。好不容易才逮着这么一个可以发挥我聪明才智的机会,你就大发慈悲放我一马吧。”
信手拿过我手上的绣帕擦拭身上的水迹,胤禛笑道:“罢了罢了,这事也议的差不多了,你们就回去歇息一下吧。现在我身边也没几个使得上的人了。”
听闻此言,我又向十七道:“你见四爷的机会多的去了,还怕没有展示才艺的舞台?可你的救命恩人月喜我,一年也就一次生日,你就花点心思为我庆祝生辰不成?”
收拾好公文,十七迅速逃离现场,嘴里还嘀咕着:“还好有四哥在,这天下怕除了四哥也找不出谁来治得住她了。”在我一记毒辣目光的扫射下,十七借着十三做屏障,伺机夺路而逃。
从身后搂住我,胤禛在我耳边笑道:“真不知为何偏生喜欢你这一无是处的女子?”
不乐意道:“既然一无是处,你干嘛还死搂着不放?”
轻吻着我的耳根,胤禛喃喃道:“兴许我本也是个一无是处之人,故而天下也容不下我。一遇上个气味相投的,便当她是平生知己了。”伸手取下我的发簪道:“送给你也有十多年了吧,难为你还一直戴着它。”
我道:“就从这根发簪开始,我是连人带命一起卖给了你。不天天戴着提醒你行吗?”
把发簪重新与我戴上,胤禛道:“同你说话轻松,再不用想着如何算计,怎样筹谋,无须忌讳。”顿了一下又道:“月喜,今儿晚上去你那里,你待会就不用再过来了。”
正欲开口,门外传来胜文的声音:“皇上,长春宫的璎珞过来禀报说年贵妃突染重疾,已倒床不起了。皇上是否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