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中人大多不以农业为生,但谁家都有个七拐八绕的村亲乡友,所以来自土地的焦虑也传染了长安,粮店逐渐嚣张的价钱就是最好的象征。
徐墨阳这边依旧按部就班的过日子,只是野菜的收购价也开始随着粮价的调整而上下波动,不过总体来说还是野菜迅速贬值,来卖的人也开始逐渐减少。
毕竟这个时候的野菜虽然老了,但并不是不能吃,顶多就是口感有些糟糕,晾晒野菜更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少人在察觉到天气不对的时候,都有了存粮食的心思。
若是没有灾荒,顶多只是少卖些钱;可若是真的来了灾荒,这可能就是救命的吃食。
这片土地上的人都饿怕了。
徐墨阳确定野菜收购的事情秦娘子干的有模有样后,便把这件事情给丢开了,他的能力有限,无法是一人救一人,只能救一人是一人。
写《唐娘传》下,跟星星大街小巷的晃悠,定时定点去喂狸奴,再偶尔去看看自家在坊里养的猪仔,跟秦娘子说说新鲜吃食,摆个摊卖点用不上的东西,时间也就这么过去了。
高高的日头依旧悬挂于天,没有丝毫下雨的征兆,连护城河的水位都在逐渐降低,天气也日渐闷热起来,同样被焖住的,还有长安城人的脾气。
来往的人脸上焦躁之色日益增多,人们似乎生活的一日既往,可在这座巨大的城市中,似乎每个人又都压抑着什么,构成了一股日益诡异的气氛,没有谁说什么多余的话,只有粮店打出了限购的招牌,好像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时机。
然后爆发。
“急报——”
兵卒骑着快马狂奔在朱雀大街上,扬起的滚滚烟尘像是滚油泼水,转眼便在长安城掀起滔天巨浪,人们有些惊慌的议论着,抑制不住的焦虑出现在众多的面孔上。
随着大旱的消息从皇宫中传出,人们的各种情绪像是终于找到了宣泄口,如滚水落地猛兽出笼般爆发开来,到处都是喧闹,入眼便是惊慌,徐墨阳本来是想出门逛逛的,看到这么疯狂的架势果断回家,还不忘在经过西街的时候让叶娘子提前闭店。
比起财务上的损失,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家中的米面不少,但叶子菜最多吃上两天。”
菜无肥不绿,在农家肥占据绝对主导优势的时代,徐墨阳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在院子里种菜的诱人计划,除了保存时间久的萝卜白菜,家中的菜肉大多是随买随吃。
“没事,安全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