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是没错,但他这边的食物含量是不是有点太高了?主打一个恩格尔系数的明明是大学生不是社畜啊?!
不管徐墨阳怎么无奈,他依旧不得不承认自己找不到更好的生意,只能接受自己继续在吃食上大鹏展翅,连带着客栈生意一起飞升。
“我想吃宫保鸡丁。”
徐墨阳难得提要求,秦娘子自然是无有不从,本来准备好的菜肴被果断换掉,骑着自行车带着菜篮子就出了门,一边熟门熟路的往菜摊上跑,一边想着是哪位给这菜起了这么个怪名字。
来到唐朝以后,徐墨阳便致力于寻找各种后世食材的踪迹,除了河州卫找到的花生米,好像就只有郑家药铺买到的辣椒,至于什么玉米红薯土豆三件宝,西红柿胡萝卜向日葵统统都没有,就连西瓜都跟橘子一样是分瓣的。
以至于每次徐墨阳想要做个什么菜,却找不到原材料的时候都想仰天长啸——连吃都吃不好,这是个什么事儿啊!
不过至少这个时代有辣椒了,这是徐墨阳最欣慰的一点,作为来自甚至超过川渝的吃辣大省人,吃饭的时候可以不用辣椒,但不能没有辣椒!
徐墨阳在院子里罩着蚊帐神游,秦娘子抓紧在宵禁前的最后一点时间买菜,其他的食材家中都有,只是这胡瓜前两天才做过一回,秦娘子就没买,大批量采购的胡瓜不是被做了泡菜腌菜,就是成了拍胡瓜,竟然神奇的找不出一根新鲜完好的存在。
这个时候的黄瓜被叫做胡瓜,因为是最开始从西域来的。
秦娘子也算好运,顺着路没走多远便看到一位老妇站在墙根下,两个半人高的筐里是满当当的胡瓜,虽不是带刺的新鲜,却也还算水灵,想着叶娘子那边的腌菜快用完了,索性压了压价来了个包圆,老妇还殷勤的送货上门。
见秦娘子怀疑她挑不起背篓,老妇只是把两个钩子挂上,屈膝把肩膀放到扁担下,然后用力一挺腰,快有半个老妇高的两个筐子便离了地。
“有啥挑不起的,想当年我逃荒的时候,左边挑着老大,右边挑着老二老三,他们屁股下放着干粮从河北道一路走到了长安。”
在没有看到老妇挑筐之前,秦娘子多少觉得她有些吹牛,那现在看着那张带了皱纹的老人脸,秦娘子心中只有敬佩。
也因着这几分佩服,秦娘子把钱粮给老妇的时候,还递了个炊饼过去,这本来是他买来,晚上准备给自己裹鸡蛋液加餐的,现在她觉得自己少吃一顿也没什么。
“……您就带回去吧,不然下次来卖东西我们可不敢收。”
为了一个炊饼争了半天,秦娘子也有些不耐烦了,刻意将话说重了些,又强令着老妇吃了半个炊饼,才重重的关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