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陆书记的人,知道他是个视规矩为生命,刚正不阿的人。许一山的出身,与陆书记的过去有太多相似之处。就像陆书记自己说的一样,他在许一山的身上,常常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许一山开口要权,与当年的自己何尝又不是同一个模子。
陆书记纪委干部出身,他起初只是岳州下面县的一名纪检干部。面对着官员干部鱼肉百姓,贪污横行时,他拍案而起,以一己之力与违纪违法的官员干部作斗争。
然而,他势单力薄,他就是一个孤独的勇士。即便如此,他从没放弃心的信念,他在自己办公桌的玻璃台板下写了一行字,时刻勉励自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那时候的岳州,上到市委一把手,下到基层一名普通干部,只要听到他的名字——陆天明,莫不摇头叹息。
整个岳州官场,他没有一个朋友。他就像被困在茧壳里的蚕,随时等待被丢进滚烫的开水里烫死。
陆天明同志命运的转机出现在他三十五岁那年。
当时的部省委一把手去岳州视察,在听取岳州市委汇报的时候,谈及到了岳州的纪检工作。
一把手对岳州市三年未查处一名干部的政绩大为赞赏,高度赞扬了岳州吏治清明,政治生态稳定。就在岳州官员弹冠相庆之际,陆天明出现了。
那时的陆天明已经从下面县里的纪委副书记位子上平调到了市纪委。调他进市纪委,并非(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cc。小说网手机版:https://m.biquy.cc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