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流行着一种“跑部进京”的说法。核心内容其实就是一句话——进京要钱。
那时候各地方最热衷干的一件事,就是圈地开发各种各样的开发区。不管开发区建起来之后,有不有企业进驻,都是抱着先建起来再说的思想。地方美其名曰:筑巢引凤。
于是,各地大小不一的开发区,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圈地搞建设都需要真金白银,燕京给的钱又有限。各地便只能咬紧牙关,硬着头皮从自己财政里抠。可是地方经济又不是很富裕,只能寅吃卯粮。于是,出现了有地方超前消费,形成了巨大的地方债窟窿。
逸阳就是一个背负巨大地方债的地级市。
花钱的是前任,擦屁股的都是继任。董伟民面对着巨大的窟窿,苦不堪言。他曾想过置之不理,但如果这样,就会让政府信用崩塌。何况,欠债的前任都因为政绩高升或者荣退了。这些人不管在不在位,都不会否认政绩在任时执政有错误。
董伟民遇到的困境,许一山在衡岳就经历过。
衡岳连续几任书记市长每天都在喊着发展的口号。特别到了(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cc。小说网手机版:https://m.biquy.cc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