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高官在民间不是相公就太尉,但在官场中想得人唤一声相公,至少得是两府中人,而真要计较起来,却只有宰相才能称相公。韩绛这个相公可比韩冈的枢密相公成色要高多了。
不过河东、太原面临危局,现在一说韩相公,城内的军民官吏十个倒有九个半会认为是韩冈。至于韩绛,绝大多数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有这号人物。
但韩绛终究是身居云中的大人物,折可大不敢不敬,“韩相公怎么会给留通判写信?”
“你不知道?留通判跟韩子华相公有亲啊!”张俭一脸惊讶,“而且这留通判还是韩枢副的同年。”
“同年的事我知道,跟韩相公有亲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折可大现在并不关心什么亲戚关系,王.克臣还是外戚呢,英宗皇帝的亲家,又怎么样?只是他又感叹起来,“想不到朝廷是这个想法。”
“这是两府内外共同的判断。事有缓急利弊,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势利导,缓可急,急可缓,而坏事也可变成好事。”
折可大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了出来,终究是宰相。纵然上有王安石,下有吕惠卿、韩冈,让身为首相的韩绛在政府中不是那么起眼,可这份见识不愧是宰相之才。
他神态恭谨,虚心问道:“韩相公在信里有说些别的吗?”京中相公私信上的内容都能知道,明摆着就是留光宇本人(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cc。小说网手机版:https://m.biquy.cc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