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太甲于桐宫。太后、宰相欲效伊尹之行,其中主导之人,自是韩冈无疑。现在太后又要放开手中的大权,
但之前三位宰相共招议政与会,应该就是前奏。早在那个时候,三位宰相就已经筹划好了今日之事。为什么韩冈还要犹豫。
章惇也忍不住目视韩冈,怀疑这位主导者,现在是不是起了其他心思。
不过韩冈很快就反应过来,恭声道,“太后即以社稷相托,臣虽颟顸,却义不容辞。惟虑一事,使臣犹疑。”
一句话就圆上了方才的迟钝,章惇嘴角微微翘起,当真是唱作俱佳,比真的还真了。
“相公请说。”
韩冈朗声道,“以周公之贤,亦不免为流言所扰。臣等不如周公远甚,日后难免莽、卓之讥。人言可畏,若有不轨之徒,以清君侧为名起事,纵能剿除,亦不免生民涂炭。何况北地尚有辽寇对中原虎视眈眈,万一朝廷一时不能剿除反贼,辽人必然入寇,届时这大宋天下将不可收拾。”
若太后能继续理事,把皇帝关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跟过去一样。但现在太后重病,国事操于宰相之手,这的确难免为人所攻,甚至被世人视作权奸。做得岔了,地方的叛乱,也难以避免。
“此事的确不可忽视。但吾如今病重,除了诸卿,又能托付何人?还请相公多多费心。”
韩冈点头,“臣有一愚之得,请太后和诸位同列参详。”
诸多朝臣腹诽不已。
能在代天执掌大政的同时还取信于天下,就是周公也做不到,如(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y.cc。小说网手机版:https://m.biquy.cc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