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军事文选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79章
锻炼过程,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七、应付夹击与反磨擦的自卫战斗问题
1.在十年内战中,我军有充分的反“围剿”的经验。今天的敌后斗争,
基本上是以反“扫荡”对付敌之“扫荡”。十年内战史是一部反“围剿”的
历史,几年抗战史是一部反“扫荡”的历史。过去的反“围剿”与现在的反
“扫荡”,两相比较,有许多地方相同,也有许多不相同,其中一个最特殊
的东西就是现在的应付夹击的问题。此地夹击不是敌伪分兵向我包围夹攻的
意义,而是指敌、顽对我的夹击而言,我们应分别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即敌顽双方订定共同对我之作战计划。在大地主大资产阶
级未全部投降敌寇之前,此种夹击是不可能的。如其公然投降,则等于一般
敌伪对我之进攻,更无所谓夹击了。
第二种情况,是敌向我“扫荡”,顽方不顾大义,出兵击我侧背,企图
收渔人之利。或者是顽方向我进攻,我进行不得已的自卫,敌方出兵对我,
企图讨便宜。此种夹击形势则经常存在,也是抗战时期最不同于内战时期的
地方。这种夹击仅系政治上三角斗争的一种规定。在战役战术上的战场夹击,
严格说来并不存在,但在战略上我们则应随时照顾此种夹击情形。
2.我们几年来有如下的例子:一九四○年夏天,苏南友军某部向我进攻,
敌寇出动击我侧背,事实上陷我于夹击的危险情况。因我方早有准备,明白
情况,在同一早晨敌顽向我南北夹击时,我早一小时从夹击中间安全走脱,
结果变成敌顽双方剧战,这是一种偶然涌现的局面。我方因应付得宜而出险,
予进攻的双方以痛楚的教训。一九四一年春皖南事变,顽方向我进攻,我失
败,敌寇出兵截击我突围部队,使我大受损失。这是由于我方事先仅只畏惧
夹击,不懂得利用敌顽间隙处,以遂行自己的战略转移,企图逃避夹击,而
走入顽方包围中。这种错误的军事方针,使自己遭受惨败。一九四一年秋季,
苏北反“扫荡”时,敌占东沟,我留守益林。韩德勤以六团之众进至管计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