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这是陈毅在华中抗日军政大学教育会议上的讲话。原载于《建军》杂志一九四二年第二期。
则应分别学员对象,如团级、营级、连级等职之不同而应有所去取。又要根
据教员学员的理论程度,工作经验多少,采取活泼的运用。如果好高骛远,
把延安学校和抗大总校的课程教育计划表,一般无二运用于华中各抗大,或
把总分校及抗大分校的计划,搬到各团的教导队照样去做,则在本质上仍然
是片面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作怪,虽然口头上空喊执行中央的教学方针而
实际违反他,于是不管你学校和教员如何努力,而学员一是听不懂,二是记
不清,三是出校之后不能用,这千马列主义培养改造现实的战士的教育目的,
仍是毫无关联,且要造成实际工作上的妨碍。因此华中各抗大应根据实践去
讲授理论,根据理论去总结实战,作为教育与学习的总方针。不独学员应如
此,教员亦应如此。教员的任务不仅限于讲解书本,更在于帮助学生如何去
运用书本知识,以总结其本身的工作经验。学生的任务,不仅限于熟读讲义
和课目,而在于能领会课目讲义所包含的精神和实质,并能进一步启发对实
践经验的了解,并提高今后指挥作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为了实践而学习
理论,为了打胜仗提高工作而进学校,为了养成一批军队工作干部才办抗大。
这一方针之确定,自然会引起教育计划、教学方法上之根本改革,解决许多
不必要的争执。
检查各抗大的教育计划一般表现着政治重于军事,有轻视军事业务的偏
向。在重视政治中又有以空洞的无血无肉的理论教育压倒一切的偏向,对根
据地政治情况及党的政策反不重视,尤其日常接触的政府的现行的法令反而
置之不闻不问,夏收秋收群众运动的经验反而下列入政治学习的课程中去。
在军事学习既被轻视的状况中,而军事教育计划,又是最庞大的,包罗万象
的。陆军大学的课程,几乎七、八十种课目限令四个月完成,结果没有一个
课目完成。内容表现着正规战术多于游击战术,理论讲授多于实战总结,制
式教练多于实战动作,课堂讲授多于野外演习,军队技术的具体研究和实习
第97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