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第一次在朝堂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朝天宫。
位于阜成门内,建于明代宣德八年,是仿照南京朝天宫建成的,但规模比南京的朝天宫大得多,“建三清殿,以奉上清、太清、玉清。建通明殿,以奉上帝。建普济、景德、总制、宝藏、佑圣、靖应、崇真、文昌、玄应九殿,以奉诸神。”
当时北京城最大的道馆是白云观,等朝天宫建完后,白云观只能排第二了。
可惜天启六年的一场大火,把北京朝天宫的十三进大殿全部烧毁,后世想看,只能去南京那座保存下来的宫观参观了。
如今的邵元节,是在嘉靖五年被敕封为致一真人,统辖京师朝天、显灵、灵济三宫,由此是朝廷认定的总领道教第一人。
年轻的朱厚熜,对于修道虽然称不上狂热,但也明显是爱好,闲暇时间多有打坐,观摩炼丹,也吞服过丹药,对于邵元节当然礼敬有加。
这个习惯如果维持到现在,锦衣卫查到邵元节头上,孙维贤说不定就懂事地让沈墨闭嘴了。
区区一个媒婆,死就死了,岂能让真人烦恼红尘?
但现在,宫内丹炉寂冷,香篆残消,陛下仿佛一夜之间,就不喜欢修道了。
那对于初入京师的孙维贤来说,道教真人也是一个可以捏的软柿子。
毕竟不抓一批位高权重之辈,怎知我锦衣卫的威风?
不得不说,这次海玥还真的认同对方。
“请秉公执法,将案子彻查下去!”
“呵!我还真想看看,在嘉靖朝大肆抓捕道士,是一种什么场面!”
“当然前提是,道士真的在为非作歹……”
目送孙维贤兴冲冲地离去,海玥的神情里颇为期待,这是独属于后世的反差感,当代人还理解不了。
不过恶趣味了片刻,他目光闪烁,又沉吟起来。
清幽的香气自身后袅袅而至,朱玉英手捧茶盏,纤指轻落在肩头:“相公这般出神,所虑何事?”
海玥指尖轻叩案上,将沈墨所述细细道来:“若此人所供不虚,推官与秦氏勾结谋夺盛氏家产,是为了独占宅院月余之久,且要避人耳目,夫人觉得这般大费周章,所图为何?“
“密室?”
朱玉英眸光一动:“莫非盛宅有一间外人难以进入的密室,才要用这种法子将整座宅院夺下来?”
“从目前看来,这是最有可能的……”
海玥点了点头,开口唤道:“弓豪!”
“少爷!”
一个精干汉子走了进来。
既已成家,独立为户,自然免不了招收仆婢。
古代不比后世,各种工具一应俱全,如果不想整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就必须有人替代,这是很冰冷的现实。
而家中的下人挑选也很重要,海玥信不过外人,也不愿买奴婢,就从英略社中聘请人手。
这个弓豪就是英略社子弟,原是逃荒的流民,后来得社中收养,年近三十,已然娶妻生子,夫妇俩都是沉稳本份之人。
海玥选了弓豪在身边当书童,其妻依旧留在社内,同时朱玉英身边的婢女折梅,和后厨的仆妇叶氏,也都是类似的情况。
这些下人出身英略社,都有一定的武力,忠诚有保证,海玥夫妇也不是苛刻的性格,如此才能让家中安定。
在黎渊社、白莲教粉墨登场,现在连道教真人那边都开始不安分的情况下,不得不防。
唤来弓豪,吩咐一二,这位匆匆离去。
待得此人再度回归,马上开始禀告:“少爷,锦衣卫将盛宅围起来了,里面传来挖掘的声音,带头的是千户谭经。”
“果然!”
海玥点了点头。
锦衣卫别的不成,有两项能力是最专业的。
一是用刑,二是抄家。
孙维贤绝不愚蠢,他获得这份证词,肯定也会想到盛宅中藏有秘密,这不就对应上锦衣卫的抄家天赋了么?
尤其孙维贤还对密藏孜孜不倦,恐怕掘地三尺,也要把隐藏的宝贝挖出来。
“锦衣卫既然出马,接下来就拭目以待,看看能从盛宅找出什么吧!”
……
“没有?”
海玥照常在翰林院深造,弓豪则每日盯住盛宅,发现锦衣卫出动的人手越来越多,抬出的碎裂砖石也越来越多。
但随着动静逐渐增大,街头巷尾流传的消息也越来越多,即便是锦衣卫的淫威,都压不住了。
关键是没有收获。
弓豪甚至不用偷偷接近,就能听到里面的千户谭经发出愤怒的吼声,鞭策手下继续挖,往下深挖。
当这个过程持续了十天,海玥就知道,之前的思路肯定不对了。
哪怕沈墨的计划成功,与秦氏暗害了盛娘子,又把杀人的罪名推到小弟子顾氏头上,将盛宅拿入手中,他们也绝不可能这样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