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 > 都市言情 > 大明神探1546 > 第237章 盛宅的真正作用

第237章 盛宅的真正作用(1 / 2)

第237章 盛宅的真正作用

严府。

严世蕃兴冲冲地走进书房,就见老父亲正在捧着一部熟悉的奏章誊本,细细看着,不禁好奇地道:“爹,你还在看明威的《定边九策》啊?”

严嵩抬头瞥了一眼,再看看手中的文韬武略,马上觉得儿子不顺眼起来,缓缓地道:“你不在家好好看书,这些时日都忙什么去了?”

“今天是孩儿缉拿白莲教徒的第三十七日!”

严世蕃本来很兴奋,颇有一股表现欲,但敏锐地察觉到父亲语气不太对劲,赶忙干笑道:“爹不是教导孩儿,既然拿了白莲教徒,就要追着这条线不放……”

严嵩神色恢复平静,发问道:“可有收获?”

“五城兵马司与巡捕营实在是……废物!”

严世蕃叹了口气:“他们拿住的四个白莲教活口,自个儿先争起功来,各审各的,都希望从这些人身上挖出更多的贼人据点,偏偏手段又比不上锦衣卫,用刑中竟然死了两个,只能推说是贼人宁死不从!”

严嵩不动声色,等待后文。

果不其然,严世蕃神情一变,又眉飞色舞起来:“所幸孩儿亲自出马,说服了其中一位贼子,此人在白莲教中地位不低,供出了一条重要消息——大批的白莲教徒准备迁出,在塞外求存,据说已经得了一个土默特部首领的允许,让他们得以建城!”

“哦?土默特部首领……莫非是俺答?”

严嵩动容。

就在今年开春,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投书于延绥,请求大明通贡。

书信中言辞恳切,俺答称自己的父亲“在先朝常入贡,蒙赏赉,且许市易,汉达两利。近以贡道不通,每岁入掠,因人畜多灾疾,卜之神官,谓入贡吉”,并提出一旦“通贡”,“即约束其下,令边民垦田塞中,夷众牧马塞外,永不相犯,当饮血为盟誓”。

严嵩原本还真不知道蒙古那些分裂的部落,哪个归哪个,名字太难记了,但在内阁正巧看到了这封奏章,觉得此人与其他蒙古部落首领不一样,这才留了心。

可别说现在朝堂的重心都在南方的战事上面,根本顾不上北边,即便没有安南战事,通贡也是不可能的,那是放任原本四散分裂的蒙古部落,借着大明的物资再度坐大,万一再生出统一的政权,便是后患无穷。

现在儿子一提起,这位记忆力远比同龄人强的阁老,脸色顿时变得冷肃:“一边言辞恳切,妄图通贡,一边又与白莲教徒勾结,许以承诺,其心可诛!”

严世蕃闻言颇为不屑:“蒙古鞑子不都是如此么,不过我倒是没想到,白莲教竟然沦落到这个地步,要去草原上讨生活,和蒙古鞑子混在一起了!”

“不可小觑啊!”

严嵩当年也是跟着王阳明平叛,还出谋划策过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

白莲教虽在大明境内屡屡聚众滋事,煽动民变,然观其势,终究不过是疥癣之疾,难撼社稷根本。

可一旦与蒙古勾结在一起,又有不同了。

“既然要去塞外,为何在京师逗留?”

严嵩稍作思索,马上问道。

“这个白莲教徒也不知具体缘由……”

严世蕃精神振奋:“不过孩儿推测,他们要与别的同伴会合,追着这条线查下去,定能抓住更多的贼人,立下更大的功劳!”

严嵩斜了儿子一眼,淡淡地道:“白莲教众如野草,除之不尽,纵使缉拿千百,在陛下眼中,终究不过是个得力的鹰犬而已,锦衣卫不缺这样的人!若要在这朝堂之上立稳根基,终究要靠经世济民的治国良策!”

严世蕃误会了,讪讪地道:“请爹爹放心,孩儿下届科举定好好备考,努力高中!”

“唉……”

严嵩微微摇头,默默叹了口气。

先前海玥上呈奏疏时,他并未立即表态,倒非畏惧张璁之势,实是难以轻信区区一个翰林院后进,能对边关战局有真知灼见。

直到朝中附和之声渐起,严嵩反复研读这《定边九策》,越看越是心惊——其中条陈竟多是高瞻远瞩之论,鞭辟入里!

当下便旗帜鲜明地予以声援。

至于张璁的为难,严嵩自然洞若观火。

国库空虚,难支长久战事,这本就是朝野共识。

然在其位谋其职,他不是首辅,又何须如首辅般权衡再三?

畅抒己见,方显臣子本分。

最新小说: 全职法师:一天一精魄!最强禁咒 一入编制深似海 黎明前为你沉眠 案发现场禁止撒糖 废物夫夫征服全星际 和死对头靠kss续命 全家穿年代,福宝手握百亿医药空间 反派不好好玩只想创业 开局就是团宠大佬 港综:开局抽死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