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未来的天师被锦衣卫吊起来打
“明威,你为何带我来这朝天宫?”
严世蕃看着远处的宫观,再看看门口巡逻的锦衣卫,马上反应过来:“对哦,那位致一真人参与进来又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他们也想立功,挽回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印象?”
作为黎渊社的追捕者之一,严世蕃可是很清楚,天子原先喜爱修道,还服用丹药,一夜之间态度大变,正是发现黎渊社在偷偷炼制白虎星丹,准备籍此掌控京师权贵。
哪怕对方并没有将这种依赖性极强的丹药,给天子服下,可这依旧让陛下生出了莫大的恐惧感,从此之后就远离道教了。
而彼时在宫内的道士规模已经不小,陡然间被摒弃,惊慌之际,自然也会寻找转机,希望能扭转天子对于道教的恶劣印象。
海玥对此不置可否,走上前去,表明身份,很快千户谭经匆匆迎出:“真是海翰林?孙佥事正在审问,一时不得抽身,特命下官恭迎!”
“谭千户客气了。”
三人入了朝天宫,就见这座道观里已经看不到随意走动的道人,反倒是锦衣卫肃然来去,隐约还有惨叫声传来。
严世蕃见状颇为好奇,算算日子,锦衣卫来道观调查也有好些时日了,这是还未问出结果么,总不会连五城兵马司与巡捕营都不如吧?
他眼珠转了转,干脆问道:“指使沈墨作案的道士,到底是谁?”
谭经低声道:“现下缉拿的道人,不少都有武功在身,本就不寻常,个个还守口如瓶,坚称邵元节潜心修行,一心向道,对于下面人所做的事情毫不知情……”
严世蕃冷笑:“这位致一真人御下有方啊,居然能让一群出家人如此忠心耿耿?”
海玥则道:“那按照这群道士的说法,又是谁布置了这一切呢?”
“据案犯供述,牵出一名唤作陶典真的道士。”
谭经道:“此人原系龙虎山门下,乃俗家弟子,与邵元节素有往来,似另有所图——传闻其有意弃道从仕,投身宦海!”
严世蕃想了想:“陶典真……从未听过!是推出来的替死鬼吧?”
海玥心头一动,语气平和:“可否带我们见一见此人?”
谭经道:“孙佥事审问的就是此人,两位请这边来!”
绕过三清殿和通明殿,来到一座并不偏僻的偏殿中,远远就见一个人被绑在柱子上,孙维贤大马金刀地坐在面前,听得脚步声传至,这才起身相迎:“海翰林!严公子!什么风把两位吹来了?”
有外人在场,他不好喊的多于亲热,只需要表现出一定的亲近即可,毕竟海玥之前帮了大忙,适当的热情并不奇怪。
“孙佥事!”
海玥和严世蕃见礼,然后转向犯人。
此人约莫五十出头,面容清癯俊逸,眉宇间颇有几分夏言的儒雅风姿,只是此刻发髻散乱,素色道袍上血迹斑驳,疼得频频倒抽凉气。
“两位来得正好!那推官沈墨勾结秦氏犯下弑亲重罪,业已供认系受朝天宫指使,然观中道士众口一词,皆称邵真人毫不知情,反将罪责尽数推给陶典真,偏偏此人不过一介白身,在宫中并无职司……”
孙维贤声音陡然冷了下去:“当真是推得一干二净啊!我锦衣卫是这般好糊弄的?”
海玥微微点头,看向这个受了重刑的道人,语气平和:“你可有话说?”
陶典真疼得不断呻吟,却竖起耳朵,将几人的交谈听得清清楚楚,闻言泣声道:“海翰林明察秋毫!贫道冤枉啊!他们是……是屈打成招!”
海玥道:“所以你否认自己指使了沈墨,对于盛娘子一案也是一无所知?”
陶典真赶忙道:“贫道确实认得沈推官,也与他有所往来,但绝不敢指使对方做谋财害命的勾当,沈推官堂堂朝廷命官,也不会听在下一个区区道人的啊!”
海玥再度重复了一遍:“盛娘子一案,你有没有参与?”
陶典真微不可查地滞了滞:“贫道一心为了陛下,一心为了大明,绝未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啊!”
严世蕃冷笑着道:“问你什么就回答什么,死到临头了,还敢耍小聪明?”
孙维贤旁观,从海玥的脸色他瞧不出心思,见到严世蕃呵斥,倒是马上笑了起来:“严公子当真是好威风,难怪能缉拿白莲教徒,立下大功!”
严世蕃嘴角勾起,摆了摆手:“我缉拿三十一名白莲教徒,已经过去三十七天,都忘得差不多了,也不要总是提及嘛!”
孙维贤:“……”